一、生理性病害 1、杜鹃黄化病 杜鹃黄化病,又名缺铁病、缺绿病。发病初期新叶叶肉褪绿、发黄,叶脉保持绿色,致使叶片绿色呈现网纹状。症状出现时,植物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轻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景观效果,严重时则全叶黄白色,病叶沿叶尖、叶缘向内焦枯,最后脱落,甚至整株枯死。同时,也会导致杜鹃花小且花期较短。叶片发黄的机理很复杂,可能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如水分的盈亏可引起旱黄、水黄,水土的酸碱度可引起碱黄、酸黄,光照的多寡会引起晒黄、阴黄,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焦黄、寒黄,枝叶过于茂盛不进行修剪而内膛枝光照不足,也会造成叶片变黄脱落。 2、缺锌小...
杜鹃褐斑病菌为害杜鹃叶片,造成大量落叶,幼苗期甚至整株死亡。感病叶片初期生红紫至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不规则病斑,直径1-5毫米,后期病斑黑褐色,中央有时灰白色,边缘不甚明显。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联结,潮湿时多在病斑表面生灰黑色小霉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摘除病叶,清除地下或盆内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以...[详情]
一、杜鹃花叶斑病 防治方法 1.秋季清除落叶并加以处理,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 2.栽植或盆花摆放密度要适宜,保证植株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夏季盆花放在室外阴棚内,以减少日灼和机械损伤等造成的伤口。3.开花后立即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10-14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3次。 二、杜鹃花褐斑病 防治方...[详情]
杜鹃花褐斑病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联结,潮湿时多在病斑表面生灰黑色小霉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大...[详情]
18日晚7时许,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大队三中队民警在沈海高速泊里收费站外执勤时,一辆五菱客车驶出高速公路,民警立即上前指挥其靠边停车对其进行检查。在检查证件时,民警隐约闻到车内充斥着一股酒味,同时发现驾驶员张某脸色发红、嘴里嚼着东西,且手里一直拿着苹果醋饮料喝,为了确认张某是否酒驾,民警当即将其带到执法站进行酒精呼气检测,半个小时内,经过几次吹气后,检测结果最终确认为64ml/100ml,张某涉嫌饮酒驾车。面对检测结果,张某交代称因当天天气闷热,自己下午时便喝了一瓶啤酒解乏,到傍晚时突然接到单位电话说要送客户去外地,想到自己酒量一直不错不会出问题,张某便冒险开车去接送客户,没想到...
男子家中洗澡离奇晕倒深三度烫伤,事后才发现,原因长时间遭90度热水浇脸引起,目前仍未脱离危险。同时医生提醒,不是所有烫伤都可用冷水冲洗。58岁男子放水准备洗澡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此时,出水已被调到接近于最高温度,而且花洒恰好对着其面部,从太阳能里出来的八九十度热水,全部浇在他脸和脖子上,热水浇脸持续了很长时间,伤者脸色由红发紫。昨日,记者从徐州九七医院了解到这起离奇事故,医院...[详情]
近日,社交媒体上传出,大理一幼儿园给孩子喝“兑水的牛奶”,并且使用劣质食材做饭。据悉,涉事园长已经被辞退。只是,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头一次”发生,短期来看,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通常来看,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总会触发舆论的关注,但往往也是昙花一现。这么多年过去,该发生的依旧发生,不该发生的也在步步紧逼底线。一般而言,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讲,人们喜欢用“校风纯良”和“为人师表”...[详情]
在多家社交平台上看到代办京A号段机动车牌照的信息,销售者均声称能跳过摇号程序直接办理京A车牌。...[详情]
台风“杜鹃”今天上午8:50在福建莆田秀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33米/秒)。受台风影响,今明两天,浙江、福建、台湾...[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