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后立即护理 早产儿分娩时,应提高产房室温,准备好开放式远红外抢救台及预温早产儿暖箱。娩出后应及时清除口鼻黏液,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用纱布清洁全身,但不必擦去皮肤上可保留体温的胎脂。 2.日常护理 (1)保持安静的环境,集中护理,喂奶、穿衣、试表及换尿布等工作需在暖箱中轻柔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 (2)每4~6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应保持恒定(皮肤温度36~37℃,肛温36.5~37.5℃)。 (3)每天在固定时间称1次体重,宜在哺乳前进行。 (4)早产儿在脐带脱落、创口愈合后再沐浴。 3.保暖 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36℃。相对湿度在55%~6...
1.早产儿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 g、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强化母乳喂养):目前国际上推荐纯母乳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使用母乳强化剂以确保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我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指出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应首选强化母乳喂养;母乳强化...[详情]
“早产儿奶粉有哪些特点”,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早产儿游泳有什么好处?孩子在游泳过程中,由于运动可以促进新生儿的食欲增加和食物吸收,有利于孩子的发育。而且由于运动促使肠蠕动增强,有...[详情]
每100个新生儿就有7个早产,早产已成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全面两孩”放开,早产儿的干预与保健面临更高挑战……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在北京共同举办“2016年世界早产儿宣传活动”,呼吁关心关爱早产儿群体,让每个“小天使”有爱有未来。早产儿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因其出生时胎龄小、体重低,容易出现各种生长发育问题,甚至引起严重疾病或残疾。中国每年约16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约120万是早产儿,居全球第二位。早产儿已成为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也是婴儿死亡首因。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副司长宋莉表示,深化医改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基本...
日前,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里,一名出生仅有1250克(2.5斤)的早产宝宝,在该院儿科、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正与死神搏斗。 10月11日18时15分,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44周岁的田女士分娩了胎龄29+6周,体重仅1250克的极低体重早产女婴,被紧急送入新生儿科。“孩子的头还没有一个成人的拳头大,胳膊也只有一个成人的大拇指粗,血管透明且细如发丝,皮肤呈胶冻状,...[详情]
医生跪地抢救最近,两张儿科医生抢救新生儿的图片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图片中是26日凌晨三点在成大附院儿科监护室的场景,其中一名医生为了给一名窒息的早产儿插管上药,跪在地上整整半小时,直到孩子情况稍微有些好转。据了解,这名跪地的医生叫肖强,今年38岁,在儿科工作了15年,在医院负责新生儿工作。他说,有些医院中发生的这种外人很少见的事,其实,在医疗界中却很常见。紧急试管双胞胎早产2...[详情]
女婴体重不足,多脏器发育不全,一出生就被送进了NICU,以至于到目前为止,这位年轻的母亲还没有机会见一见出生的女儿...[详情]
小叮当是个早产儿,出生第二天就出现了高危症状,最后,居然是“伟哥“救了她的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