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当前国际上的规定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将允许使用的助剂“穷举”列出的“许可名单”,另一种是列出禁用助剂的“禁用名单”。经过多年实践之后,“禁用名单”被发现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缺少对新物质的约束力。当一种新物质出现时,因为它不在现有的“禁用名单”之...
添加剂 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当前国际上的规定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将允许使用的助剂"穷举"列出的"许可名单",另一种是列出禁用助剂的"禁用名单"。经过多年实践之后,"禁用名单"被发现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缺少对新物质的约束力。当一种新物质出现时,因为它不在现有的"禁用名单"之列,因此可以随便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当中,...[详情]
据媒体今日报道,食品添加剂的标准、规范问题或许仍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困扰”中国消费者,并不仅仅来自于时常曝光的企业违规添加,还包括各大跨国企业剔除添加剂时的“内外有别”。跨国食品巨头集体停用人工添加剂,中国暂不实行。早在6月4日,美国快餐品牌赛百味就对外宣布称,未来一年半之内它们会逐渐在北美餐厅当中去除一项人工香料、色素还有防腐剂。近几个月,包括百胜集团还有麦当劳、雀巢在内的多家食品巨头也都表示自家的这个食物应该使用更健康、更透明的原料。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健康”的主张仅仅在于美国本土市场,而没有对中国大陆市场开放。早在5月26日,百胜餐饮集团旗下两家连锁餐厅必胜客和...
昨天,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也同时启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再度联合发布今年1-5月国内在售食品、进口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抽检“账单”。其中,今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新西兰的进口液态乳中检出不合格产品45批、36.2吨。包装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详情]
原标题:专家辟谣:没有所谓的“垃圾食品” 食物防腐剂有害是误解(图)9日,由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主办的“方便食品安全与营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希望能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识误区,肃清不实谣言。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发表了题为“被冤枉的食品防腐剂”的演讲。他表示,没有所谓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食物自身没有好坏之分,...[详情]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外国食品不断进入我国市场,日本近几年正使用一种混合漂白剂,其成分为次亚硝酸钠70%、亚硫酸氢钠14%、无水...[详情]
郭林昌建议,消费者应尽量少食用带色素的食品。购买含有漂白剂的食品时,消费者要认准食物原色,银耳、粉丝、腐竹等食品外表异乎寻常的光亮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