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时期,由于生理上的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白日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这些都不属病态,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1次,重者可1夜数次,则为病态。 [临床表现] 睡中经常遗尿:多则1夜数次,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肢凉怕冷、下肢无力、腰腿酸软,智力较差,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1.复盆子芡实猪膀胱汤:复盆子10克,芡实15克,益智仁10克(盐炒),猪膀胱1个。前3味药研细末包裹,与猪膀胱同炖,熟时饮汤,食猪膀胱。 2.狗肉...
主证: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不发热或发热轻,舌淡红、苔薄白、脉紧,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苏翘解表汤。 苏叶6 克,荆芥6 克(后下),防风6 克,银花10 克,连翘10 克,桔梗8 克,前胡8 克,北杏8 克,甘草3 克。 方解:苏叶、荆芥、防风辛温解表,桔梗、前胡、北杏宣肺助前药以散寒,小儿外感风寒有旋即化热之变,故加银花、...[详情]
证候:微热,喷嚏,咳嗽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偏于风寒者,伴恶寒,痰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偏于风热者,伴咽红,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方药: 桑菊饮或杏苏散。主要药物: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薄荷、甘草、苇根。 属风寒轻证者,选用杏苏散加减以辛温发散、温肺化痰。热邪偏重,咳嗽较剧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以宣肺清热、化痰止咳。痰稠不易咯出者,加用天竹黄、鲜竹沥...[详情]
“宝宝便秘的辩证治疗方法”,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治疗老人冠心病如何辩证用药”,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本来只是低烧,为什么在诊所输液后不到一个小时孩子就口鼻流血没有了心跳,这让我们全家都无法接受。”元旦本是全家团圆度过新年的日子,而淄博市张店区田女士的女儿却在这一天永久离开了她的怀抱。对这一事件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已展开调查。 四岁女童在私人诊所治疗身亡发低烧诊所给输液,输上不久变成高烧9日,田女士告诉记者,1月1日10点左右,辰辰出现了轻微发热状况,她就带孩子去了离家不远的张店宁和诊所。大夫量过体温后,发现孩子的体温为37.5度,便拿出处方给孩子开了吊瓶针剂。田女士描述,输液之前辰辰还活蹦乱跳,而在第一个吊瓶未打完时,辰辰开始出现体温上升、手脚冰凉、怕冷的症状,田女士立即将情...
2月25日,云南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场)新闻发布会。相关工作人员在发布会上介绍,云南中医药系统作为疫情防治中的一份子,第一时间成立省级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第一时间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扎实开展中西医协同协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月24日24时,云南共有确诊病例174例,168例应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96.6%;累计治愈出院124例,其中...[详情]
23日,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社会各界认为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详情]
12月1日消息,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对账户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和细...[详情]
今天(9日)上午,浙江省卫计委通报一起重大医疗事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