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钾催化安全知识
根据有机废气的预热方式及富集方式,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可分为3种: 1、预热式。 预热式是催化燃烧的最基本的流程形式,有机废气温度在100℃以下、浓度也较低时,热量不能自给,因此在进入反应器前需要在预热室加热升温。通常采用煤气或电加热将废气升温至催化反应所需的起燃温度;燃烧净化后的气体在热交换器内与未处理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以回收部分热量。 2、自身热平衡式。 有机废气温度高且有机物含量较高,通常只需要在催化燃烧反应器中设置电加热器供起燃时使用,通过热交换器回收部分净化气体所产生的热量,正常操作下就能够维持热平衡,不需要补充热量。 3、吸附-催化燃烧。 当有机废气的流...
-
进口硼氢化钾
硼氢化钾性质 硼氢化钾白色疏松粉末或晶体。在空气中稳定,不吸湿性。硼氢化钾易溶于水,溶于液氨,微溶于甲醇和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苯、四氢呋喃、甲醚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稳定,遇无机酸分解而放出氢气。强还原性。 主要用途 1、主要用作还原剂,用于有机选择性基团的还原反应;用于醛、酮、酰氯化物的还原剂,以及用于制氢和其他硼氢盐。也用于分析化学、造纸工业、含汞废水的处...[详情]
-
氢化钾是什么
氢化钾是什么 氢化钾是一种呈白色针状结晶化学无机氢化物,化学式为KH。氢化钾的商品为灰色粉末半分散于油中的的35%悬浮液。 氢化钾对湿度非常敏感,遇水容易分解,需要密封阴凉干燥保存。加热和遇水均能释放易燃气体,有腐蚀性。 安全信息 危险类别:4.3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1409 4.3/PG 1 危险类别码:R11;R14/15;R34 安全说明:S16-S2...[详情]
-
硼氢化钾性质
硼氢化钾用于造纸工业含汞污水的处理剂、造纸漂白剂,以及医药工业制造双氢链霉素的氢化剂。怎么硼氢化钾的用途有哪些?...[详情]
-
硼氢化钾危害
硼氢化钾您听说过吗?硼氢化钾有什么危害呢?如何做好防护措施?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详情]
氰化钾催化安全新闻
1月11日下午,镇江江大附院(江滨医院)急诊中心来了一对神色焦灼的父子。父亲说有抑郁症病史的儿子吃了9颗含有剧毒“氰化钾”的毒药。可医护人员发现小伙神志清楚,呼吸、血压、心率皆正常,根本不像氰化钾中毒。机灵的护士随后问询发现,小伙所服网购来的“氰化钾”其实是假药,成分据称只是滑石粉。尽管小伙有惊无险逃过一劫,但这事也为有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敲响了警钟。 有惊无险 患者吃了9颗“氰化钾”,没啥大事 院方介绍,11日下午4点半左右,25岁的小伙王凯(化名)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江大附院急诊中心。父亲的一句话让抢救室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他说儿子吃了9颗从网上买来的,主要成分为“氰化钾”的...
-
宁夏能化废催化剂贮槽爆炸 现场1人死亡
8月10日电 据中国石化宁夏能化官方微博消息,8月9日凌晨左右,宁夏能化废催化剂贮槽着火爆炸,经排查确认,现场1人死亡,系宁夏能化职工。了解关注更多公共安全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详情]
-
天津爆炸320吨氰化钠未成功回收
2016年2月5日下午,国家安监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天津港“8·12”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该报告认定,事发地700吨有毒害性的氰化钠,其中有320.6吨未得以回收。 报告指出,未回收的320.6吨氰化钠,其中有39%已在水体中得到有效处置或降解,另有58%在爆炸中分解或在大气、土壤环境中气化、氧化分解、降解。但报告也指出,由于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污染物复杂多样,有关部门仍需继续...[详情]
-
-
氰化钾催化安全产品
油性防火涂料
防火涂料是用于可燃性基材表面,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用以提高被涂材料耐火极限的一种特种涂料。油性防火涂料主要是指的由二甲苯或者200#汽油等作为溶剂的防火涂料,成膜物质为树脂(一般是丙烯酸树脂)。...[详情]
周边产品
电动平衡车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详情]
榻榻米
榻榻米为日语音译,上古时期其生活方式称之为席居制、筵席制。榻榻米起源于中国,但榻榻米起源时间无可考...[详情]
与氰化钾催化相关的文章
三元催化器是汽车最精密的部件之一,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系统。那么汽车三元催化寿命是多少呢?...[详情]
对于三元催化器,许多朋友不太了解这一装置,认为只是一个关乎尾气排放的装置,却不知三元催化器的故障不但会影响汽车的加速、动力、油耗,甚至还会导致发动机大修。那么,到底清洗三元催化器有什么作用?怎么清洗?佰佰安全网这就按照安全驾驶知识教你几招吧!三元催化器的介绍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一氧化碳、H...[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