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去除剂的原理 吹脱法 原理:吹脱法是利用氨气( NH3)等挥发性物质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将废水 pH调节至碱性,以空气或其他气体作为载气,通入汽提塔中,在气液两相中充分接触后,溶解于废水中的气体与 NH3由液相穿过气液相界面进入气相,从而达到脱除废水中氨氮的目的。 化学沉淀法 原理:化学沉淀法是在含有 NH4+的废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 Mg2+和 PO43–,使它们与 NH4+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铵镁(MgNH4PO4˙6H2O,又称 MAP)化学沉淀,通过过滤沉降等手段分离出 MAP沉淀[9]。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式所示:利用化学沉淀法对某养猪场废...
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一、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是指在固体颗粒和液体的界面上发生的离子交换过程。离子交换法选用对NH4+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沸石作为交换树脂,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二、生物法 生物法去除氨氮是在指废水中的氨氮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三、氨氮去除剂投加 利用强氧化剂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详情]
逃犯躲到渔船上打工,却不幸殒命海里,由此引发一场“谜案”。究竟是他杀、自杀,还是意外落水身亡?因“死无对证”,一具“海漂尸”引发一场索赔“谜案”。这种情况,法官该怎么判?近日,厦门海事法院对这起“死无对证”的海上人身损害责任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据悉,死亡的男子李某是一名逃犯,他曾因醉酒驾驶被河南交警查获,为了逃避交警的处罚,千里迢迢从河南嵩县老家跑到福建,在一家渔船上打工,最终不幸殒命海里,成了“海漂尸”。海上捕鱼,惊现“海漂尸”“喂,您好。我们在距村边十多海里的海域捞到一具尸体。”打电话报警的是福建省诏安县东门村渔民阿兴。他与儿子小东在海上捕鱼时发现了一具“海漂尸”。201...
7月25日23时46分左右,惠州海事部门成功组织一艘商船救起一名落水女子。被救起时,女子怀抱着泡沫浮球已在海上漂流了28小时,离原落水地直线距离超过10公里。据惠州海事局大亚湾海事处李良文处长介绍,25日22时42分,惠州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接报称,一艘广西防城港籍散货船“鑫田7号”在惠州港5号锚地救起一名漂流人员,需海事部门前往协助救援。接警后海事执法人员迅速反应,乘“海巡09...[详情]
7月5日,延吉市民刘先生反映,近日他在布尔哈通河附近遛弯时,发现岸边漂浮着不少死鱼,他担心是水质受到了污染,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刘先生家住在延新小学附近,每天清晨,他都会到家附近的布尔哈通河河坝上遛弯。近日,他发现河道区域内出现了不少死鱼,漂在河面上,不但大煞风景还污染了环境。“死鱼可能因河水被污染,水质不干净造成的。”对于为何出现这么多死鱼,刘先生并不清楚具体原因。当日9...[详情]
再过4个月,赵同学(化名)就要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了。...[详情]
日前,央视记者从上海市旅游质量监督所获悉,有游客投诉上海一邮轮明知有台风仍坚持出发,随后临时改变航线,之前登岛游改为海上巡游,这让游...[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