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共安全指的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是指故意或过失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显然,因酒后驾驶行为而导致的故意或过失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属于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酒后驾驶行为的公共危害 酒驾行为公共危害之一、危及他人生命 酒后驾驶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可能会危及其他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因酒后驾驶而可能危害生命的数量可能是几人、十几人甚至是几十人。就因为酒后驾驶这一简单行为而造成的生命代价何其重也。就这一点来说,酒后驾驶行为己经不是个人的事情,它已经成为一个与社会上公众有关的事情;它...
飙车行为一直是各国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的重点。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也为了最大程度地遏制在公路上飙车行为,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将飙车的行为以刑罚规制。 在公路上飙车多次、或者一次超速特别严重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的,即使是没有造成危害结果,也应当判处相应的刑罚;对于在公路上飙车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应当在交通肇事罪基础上加重处罚,或者规定为单独的罪名,加大处罚力度。...[详情]
中国公共wifi热点到底安全不安全呢?接下来佰佰安全网给大家分析一下中国公共wifi热点安全现状,请各位认真阅读下文。 ...[详情]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总工程师郭启全今天在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安全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发展好互联网,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大问题。郭启全认为,我国网络安全面临如下问题:一是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一些传统的违法犯罪更多地利用和针对互联网实施,网上窃密、网上盗窃、网络攻击、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网上贩毒贩枪等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带来了重大危害。二是互联网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隐患严重。一些重点部门、大型服务网站和互联网服务商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保护措施,导致公民信息被窃取、贩卖,由此引发许多...
近日,环保部首次发布我国儿童(0~17岁)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成果。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面临传统型和现代型双重环境健康风险。 环保部介绍,本次研究从我国30个省(区、市)的55个县(区)、165个乡镇(街道)和316所学校中,选取0~17岁共75519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26.8%的儿童暴露于固体燃料做饭或取暖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12.7%饮用未经基础卫生设施集中处理的地下...[详情]
医疗卫生是民生的重要一环,是大家时刻关注的 公共卫生事件 ,总是牵动人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住院难、不在本地看病”的问题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下大气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发改委昨天宣布,我国将全面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无法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仅靠财政又远远不够,...[详情]
昨日,海口市民张女士向本报反映,海口华信大厦玻璃幕墙在超强台风“威马逊”中破损严重,经常会有玻璃掉下来,前日还差点砸中她,存在极大的...[详情]
2015年,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接二连三,让人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忍不住扼腕叹息。那么,回眸2015年都发生了哪些令人难忘的公共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