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中毒的范围总结如下: 镍是银白色金属。原子量58.71,密度8.9 g/cm3,熔点l453℃,沸点2800℃。镍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的性能。加热到700℃~800℃时,仍不被氧化,并能保持一定强度;镍在潮湿的环境中,表面。可以形成氧化膜,阻止继续氧化;在酸、碱盐的环境下,也具抗腐蚀性。镍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可塑性,加工性能好;在低温情况下,也可具有这种特性,因此是制备高温合金、不锈钢合金的重要元素。误食会导致镍中毒。 镍中毒主要系吸入镍及其盐类的粉尘,引起呼吸系统刺激症状及皮肤损害。工业上镍用于制作各种镍合金、器皿和材料等,长期接触镍的工人除有中毒机会外,其癌症发生的...
心里没鬼,见到民警,你慌什么? 六目相对 这一刻的尴尬3月15日,嘉兴海宁市公安局许巷派出所民警徐斌在辖区翁埠村巡逻,刚拐过一户民房,从村道上迎面走来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和一名女子。男子看到一身制服的徐斌,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往一侧别了过去,下意识做了个回避的动作。徐斌看在眼里,立刻将男子拦下,对其进行例行检查。两张身份证男子强作镇定,配合地拿出钱包取出身份证。虽然只有一晃而过,但细心的徐斌发现钱包里面似乎有另一张身份证。徐斌没有作声,淡定地接过了对方递过来的身份证,只见上面身份信息为周某,江西籍贯,47岁。“你叫什么名字,户籍地是什么,身份证号说一下。”徐斌“明知故问”,男子...
2016年2月5日下午,国家安监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天津港“8·12”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该报告认定,事发地700吨有毒害性的氰化钠,其中有320.6吨未得以回收。 报告指出,未回收的320.6吨氰化钠,其中有39%已在水体中得到有效处置或降解,另有58%在爆炸中分解或在大气、土壤环境中气化、氧化分解、降解。但报告也指出,由于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污染物复杂多样,有关部门仍需继续...[详情]
氰化钾属于剧毒危化品,一旦泄露,危害极大。近日,泰兴市一家废弃厂房拆迁时,发现了12瓶过期的氰化钾,民警很快赶往现场处置。当天下午,记者来到现场时,12瓶过期的氰化钾已经被滨江派出所民警放置在一个塑料桶里。参与拆迁的施工人员介绍,拆迁的厂房是一家废弃的铜管厂。这12瓶氰化钾是11月2日在厂房里的一个木柜中发现的。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据了解,这些氰化钾是该厂生产铜...[详情]
记者接到读者对苏州南门商圈黄门老灶火锅店一项投诉,读者爱米称在吃火锅时发现自己舌头变黑,后将菜品放锅中煮后全部变黑。...[详情]
氰化钠是剧毒化学品,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被称为入口即死的“毒药之王”;未取得剧毒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储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