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氰酸理化特性安全知识
氢氰酸加成如下: 与氢氰酸的加成。醛、酮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腈(又叫氰醇)。 羰基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很有用,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羟基腈是一类活泼化合物,易于转化成其他化合物,因而是有机合成中间体。例如,α-羟基腈可以水解成α-羟基酸,α-羟基酸进一步失水,变成α,β-不饱和酸。 丙酮与氢氰酸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后者在硫酸存在下与甲醇作用,即发生水解、酯化、脱水反应,氰基变成甲氧酰基,最后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机玻璃。 醛、酮与氢氰酸加成时,虽然可以直接用氢氰酸作反应试剂,但是...
-
氢氰酸反应
氢氰酸反应如下: 1、氢氰酸与碱的反应。氢氰酸是一种极弱的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可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等碱溶液迅速发生中和反应。由于氢氰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是不挥发性的,故中和反应对氢氰酸的防护、洗消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但其水溶液仍然剧毒,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置换出水溶液中的CN -,生成HCN: NaCN+H2O+CO2→HCN+N...[详情]
-
氢氰酸性质
氢氰酸性质 氢氰酸为无色伴有轻微的苦杏仁气味的液体,分子式C-H-N。分子量27.03。相对 密度0.69。熔点-14℃。沸点26℃。闪点-17.8℃。 蒸气密度0.94。蒸气压101.31kPa(760mmHg, 25.8℃)。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6~41%。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 侵入途径,主要经口或吸入致中毒。液体可经皮肤及眼结膜吸收致中毒...[详情]
-
氢氰酸中毒
氢氰酸是一种危害性特别大的化学物质。那么,氢氰酸中毒呢?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带领大家去详细了解一下吧!...[详情]
-
氢氰酸中毒的机理
在生活当中由于误服一些化学药品,很有可能会造成中毒的情况,那么您知道氢氰酸中毒吗?氢氰酸中毒的机理是什么呢?...[详情]
氢氰酸理化特性安全新闻
伴随着征信环境优化,网贷平台规模效应的体现,平台利率也将逐渐走向合理化,坏账风险会回到正常区间。当然,如周小川行长所谈及的,行业也期待监管政策及细则尽快落地,能够引领行业规范化、健康化发展。昨日有消息称,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在上周已经形成了一份完整的P2P监管文件。北京地区某金融办官员表示,目前这份文件还没有正式下发。据此前报道,银监会目前拟定P2P准入门槛为3000万元。此次会议银监会对P2P采取较为高标准监管还体现在对P2P将采取杠杆限制管理。“条文只是写出对P2P有杠杆限制要求,没有写明具体杠杆是多少倍。”近日,关于P2P网贷风险讨论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陆金所2.5亿坏账...
-
辽宁辉山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被责令停售
乳制品食品安全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近日,河北食药监局通报,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所生产的高钙牛奶将停售,部分检出硫氰酸钠。近期,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销售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数值高达15.20mg/kg(最高限定值≤10.0 mg/kg),原料乳或奶粉中掺入硫氰酸钠可有效抑菌。硫氰酸钠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详情]
-
辽宁辉山高钙奶检出硫氰酸钠续:涉事产品被下架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5日发布《食品销售安全警示》称,辽宁辉山乳业高钙奶被检测出硫氰酸钠超标。对此,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已立即对涉事产品进行进一步检测,检测人员已于26日赶赴产品生产地锦州市抽样检验。掺入可有效抑菌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警示称,近期,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销售环节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在辽宁辉山乳业集团生产的高钙牛奶检出硫氰酸钠,...[详情]
氢氰酸理化特性安全产品
浴室折叠椅
浴室折叠椅就是用在浴室为人们的洗浴提供服务,使洗浴更自在,更舒服的一种椅子,这种椅子通常是可以折叠的,所以叫做浴室折叠椅。...[详情]
周边产品
智能窗帘
智能窗帘是带有一定自我反应、调节、控制功能的电动窗帘。如根据室内环境状况自动调光线强度、空气湿度、...[详情]
宠物项圈
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饲养宠物狗的人也逐渐增加。与宠物相关的产品也是花样百出。宠物项圈,也不仅仅...[详情]
与氢氰酸理化特性相关的文章
现如今,万恶的蠕虫病毒太强大了!要想查杀和预防用什么方法好呢?下面由小编给你做出详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详情]
日前,黑龙江鸡西居民王某某及亲属九人在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事件引起关注。那么,什么是米酵菌酸?广大市民又该如何避免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细细研究,食品里的门道可真不少。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虽然名为“酸”,其实是一种脂肪类物质。20世纪30年代被首次提取到,20世纪70年...[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