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网络道德缺失 在网络世界里,个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接触和对话,这给人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虚拟存在”。这种“虚拟存在”,使得“自律道德”弱化,因此,人们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约束的机会。 防止网络受害 由于目前网络管理还不成熟,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某些大学生在这个“虚拟存在”的世界里无奈地成了网络的受害者。根据调查,大学生网络受害主要有:①网络交易受害。出于网购的便利和对时尚的追求,绝大多数大学生喜欢通过互联网购物。但由于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和网购经验,多数大学生很难识别网上虚假信息,上当受骗。②网络交友受害。随着网络交流软件的丰...
1.病毒陷阱。 病毒陷阱是网上最常见的一种陷阱。电脑病毒是一种经过恶意设计,能隐蔽运行和自我复制、具有破坏力和不良表现欲的计算机软件,它们在用户不注意的时候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用户文件,窃取用户隐私,强迫用户浏览不良站点。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病毒的制造和传播空前活跃,带有黑客性质的病毒和嵌入网页的恶意代码大量涌现。由于个人计算机系统的天生脆弱性与互联网的开放性,我们将不得...[详情]
1、 陷入网络游戏中欲罢不能,玩了第一级,就想玩到第二级、第三级……玩者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获得荣誉、自尊,不惜出卖友谊、信誉,对同伴欺骗、讹诈甚至施暴。 2、玩游戏不仅花费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而且一旦上瘾就很难控制自己甚至不想上学,经常旷课、逃学,成绩下降,导致退学。 3、网络还隐藏着其它陷阱。网上聊天交友是学生喜欢的“节目”,但在虚拟环境下交网友比现实生活中要更加警惕,以...[详情]
今天佰佰安全网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加强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请大家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 ...[详情]
去年12月28日,太原一大学生王某应聘了一份网络“刷单”兼职工作。对方称,在完成指定的虚拟交易后,王某可赚取5%左右的佣金。起初,王某能按时拿到“返利”。12月29日,当王某完成一笔8000余元的“任务”后,客服突然说系统故障,无法返钱,只有重新“刷单”才能一并返款。为了拿回本金,王某选择继续“刷单”。最终,在被对方骗走1.7万元后,王某被对方“拉黑”。 被骗后,王某请求网络“黑客”帮他追回钱财。此后,王某向“黑客”支付了2300元的“购买黑客账号费”和“软件激活费”,“黑客”还通过骗取王某手机验证码的方式,陆续消费了王某网上购物账户中的7300元。接连被骗后,王某终于向警方...
本想通过网络兼职赚点零用钱,没想到被骗精光后,报警又遇“网络警察”索要“办案费”。女大学生小含这一天的经历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18日,记者从新疆兵团第四师霍城垦区公安局了解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的过程。19岁的小含(化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生活拮据,想在暑期通过网络兼职挣点零花钱。8月8日13时许,小含加入了一个专门提供兼职信息的QQ群。很快,群里一位“老板”告诉小含,她的工...[详情]
学期末,担心考试成绩不好,一大学生发现网上可“修改成绩”,于是求助,结果被骗2000元。事后,他又在网上求助“网警”,结果再次掉入陷阱,被骗8000多元。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省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近期高考、中考、期末考等考试密集,涉考骗局进入高发期,广大考生、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有“走偏门”的侥幸心理,以免被骗。网上“改成绩”遭遇连环骗局5月10...[详情]
2500元的借款,需还款6万。逾期还款则短信、“呼死你”一起上阵骚扰借款人和其亲友;再不还款,犯罪团伙再按男女,PS出你的嫖娼照或者...[详情]
大学生文娇(化名)想创业,但资金不宽裕,她通过网络贷款3000元进行周转。可谁知,她不仅只拿到2000元,还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