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钾乌头碱安全知识
乌头类药物中毒的抢救方法总结如下: 1、在早期应尽快催吐,并立即用1:2000~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2%盐水或浓茶反复洗胃,再用硫酸钠20~30g导泻。必须注意,催吐或洗胃均应在无惊厥、无呼吸困难及心律正常情况下进行,如已有严重吐、泻、洗胃后可不必再服泻剂。病人如无大便,可用2%盐水作高位灌肠。 2、灌入通用解毒剂20g,或混入水中的药用炭20g。 3、静脉输入高渗或等渗葡萄糖注射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 4、注射阿托品,以对抗迷走神经的兴奋,解除平滑肌的过度紧张,抑制腺体分泌,一般是每4小时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1~2mg,总量4~5mg。需要时可延长...
-
氢化钾用途
氢化钾的用途如下: 1.制备超支化聚合物: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高度支化的大分子,具有无支链缠结、球状外表、内部纳米空腔和大量官能团等特征。通过改变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以及官能团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实现对其溶解性、反应性、表面吸附、界面自组装、化学和生物识别以及电化学和光学性质等的控制,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功能。刺激响应性聚合物是指自身能够对外界环境,比如温度、pH值、电场、光强...[详情]
-
进口硼氢化钾
硼氢化钾性质 硼氢化钾白色疏松粉末或晶体。在空气中稳定,不吸湿性。硼氢化钾易溶于水,溶于液氨,微溶于甲醇和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苯、四氢呋喃、甲醚及其他碳氢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稳定,遇无机酸分解而放出氢气。强还原性。 主要用途 1、主要用作还原剂,用于有机选择性基团的还原反应;用于醛、酮、酰氯化物的还原剂,以及用于制氢和其他硼氢盐。也用于分析化学、造纸工业、含汞废水的处...[详情]
-
氢化钾是什么
氢化钾是有强腐蚀性,遇水会分解,有强烈刺激性。那么,氢化钾是什么呢?佰佰安全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吧!...[详情]
-
硼氢化钾性质
硼氢化钾用于造纸工业含汞污水的处理剂、造纸漂白剂,以及医药工业制造双氢链霉素的氢化剂。怎么硼氢化钾的用途有哪些?...[详情]
氰化钾乌头碱安全新闻
1月11日下午,镇江江大附院(江滨医院)急诊中心来了一对神色焦灼的父子。父亲说有抑郁症病史的儿子吃了9颗含有剧毒“氰化钾”的毒药。可医护人员发现小伙神志清楚,呼吸、血压、心率皆正常,根本不像氰化钾中毒。机灵的护士随后问询发现,小伙所服网购来的“氰化钾”其实是假药,成分据称只是滑石粉。尽管小伙有惊无险逃过一劫,但这事也为有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敲响了警钟。 有惊无险 患者吃了9颗“氰化钾”,没啥大事 院方介绍,11日下午4点半左右,25岁的小伙王凯(化名)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江大附院急诊中心。父亲的一句话让抢救室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他说儿子吃了9颗从网上买来的,主要成分为“氰化钾”的...
-
男子误服乌头酒中毒 险丧命
看到儿子吴飞转危为安,父亲吴庆生总算松了一口气。本是友人小聚,却因过量误服自酿药酒,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差一点就跨进了“鬼门关”。幸亏,市中医院20名医护人员在2.5小时里,持续为他实施心脏复苏抢救,硬是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他的生命。昨天,该院副院长乐进提醒,喝自制药酒出事的情况并不鲜见,所以泡制药酒前应该先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危特殊病人心脏骤停急医院启动“急诊绿色通道”4月17...[详情]
-
云安会都董事长苏云安疑似乌头碱中毒身亡
苏云安 资料图2105年11月25日中午,云安集团发布讣告。据相关医务人员透露,24日凌晨,苏云安上急救车的时候,人还是清醒的,但是严重心率失常,疑似乌头碱中毒,后转送至昆医附二院抢救,可惜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据相关医务人员透露,24日凌晨,苏云安上急救车的时候,人还是清醒的,但是严重心率失常,疑似乌头碱中毒,后转送至昆医附二院抢救。25日中午从昆医附二院获悉,在急救车将苏云安...[详情]
-
-
氰化钾乌头碱安全产品
汽车香薰
汽车香薰是采用自然挥发薰蒸法,将植物精油加入精工制做的水晶汽车香薰瓶中,使其自然缓慢的扩散于车内,以达到芳香环境、杀菌除味和提神醒脑的效果。...[详情]
周边产品
屏风办公桌
屏风办公桌是由屏风和办公桌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现在屏风办公桌的组合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办公室空间,屏风外...[详情]
烟雾报警器
烟雾报警器,别称火灾烟雾报警器、烟雾传感器、烟雾感应器等。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一种...[详情]
与氰化钾乌头碱相关的文章
废酸废碱属于固体废弃物的危险物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危害很大。那么,究竟什么是废酸废碱?怎样处理废酸废碱呢?...[详情]
机械制造企业的化学品烧伤主要包括被强酸烧伤和被强碱烧伤。而在被强碱灼伤后,我们要学会及时急救方法,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介绍一下有关碱灼伤急救方法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什么是碱灼伤? 碱烧伤是常见的化学性烧伤,碱类物质包括钾、钠、钙、镁的氢氧化物以及碳酸氢钠、氟化物等。由于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因此,临床上碱烧伤也较为常见。一般常见致...[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