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的现象。在其潜伏期,往往不易被察觉,如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一旦形成,则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异同? 环境污染直接地危害人类,危害较短期;生态破坏间接地危害人类,危害较长期。环境污染强调有害要素超量。生态破坏强调平衡被打破。 根据这样的理解,二氧化碳增多所多无多,不至于使人呼吸困难,更非有毒气体,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属于环境污染。但是它导致地球表面热平衡失调,从而影响生物生存,属于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是同一等级的...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如果说人口“爆炸”...[详情]
一般情况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各有哪...[详情]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详情]
煤炭污染一直以来是我们的主要污染源,现在我们正控制煤炭的用量,寻找其他新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近2/3 ,“一煤独大”是我国能源结构的突出特点。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下降,是能源结构调整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步。不过仍应看到,我国能源结构还十分不合理,与全球能源低碳化的趋势,以及我国环境承载能力都不相适应。与全球能源结构相比,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仍要高出全球一倍还多,而天然气、核能等相对清洁的能源比重则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仍应坚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继续优化能源结构。在煤炭消费方面,我国应继续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力度。在京津冀等大气污...
记者4月1日从济南市环保局了解到,全市目前共有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参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据了解,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提高济南市企业环境污染风险防空能力,济南市环保局于2015年1月开始在全市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涉及化工、危废处置、皮革制造、涉重金属排放等九大类行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详情]
3月27日,白云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环境污染治理大会。会议提出划红线保生态,铁腕出击,从源头、硬件上解决污染,同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打赢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会议印发的《关于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2015年-2017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今后三年白云区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一一明确整治的重点、打造的亮点。“抓好白云区环境污染治理,是推...[详情]
二是打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大气十条”,抓紧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好即将发布的“水十条”,抓紧编制“土十条”,逐步...[详情]
2015年6月2日,陕西环保厅公布2015年3月开展的环保检查工作情况,目前陕西多地依旧存在严重污染现象。其中普遍存在的有污水直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