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验镍中毒?小编分析如下: 镍中毒主要系吸入镍及其盐类的粉尘引起,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刺激症状及皮肤损害。工业上镍用于制作各种镍合金、器皿和材料等,长期接触镍工人除有中毒机会外,其癌发生的危险度增加。根据职业史、生产环境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参考尿镍或血镍测定的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才能诊断。 检验镍中毒应该依据其中毒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昏、头痛、乏力、嗜睡、胸闷、咽干、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检可见眼结膜和咽部轻度充血,两肺闻及散在的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以上表现符合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为咳嗽、痰多、...
2016年2月5日下午,国家安监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天津港“8·12”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该报告认定,事发地700吨有毒害性的氰化钠,其中有320.6吨未得以回收。 报告指出,未回收的320.6吨氰化钠,其中有39%已在水体中得到有效处置或降解,另有58%在爆炸中分解或在大气、土壤环境中气化、氧化分解、降解。但报告也指出,由于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污染物复杂多样,有关部门仍需继续开展事故中心区环境调查与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同时,有关部门还将制定、实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介质的风险管控目标,以及相应的污染防控与环境修复方案和措施,并将开展长期环境健康风险调查与研究,重点对事故中心区工...
氰化钾属于剧毒危化品,一旦泄露,危害极大。近日,泰兴市一家废弃厂房拆迁时,发现了12瓶过期的氰化钾,民警很快赶往现场处置。当天下午,记者来到现场时,12瓶过期的氰化钾已经被滨江派出所民警放置在一个塑料桶里。参与拆迁的施工人员介绍,拆迁的厂房是一家废弃的铜管厂。这12瓶氰化钾是11月2日在厂房里的一个木柜中发现的。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据了解,这些氰化钾是该厂生产铜...[详情]
氰化钠是剧毒化学品,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被称为入口即死的“毒药之王”;未取得剧毒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储存它,将可能触犯刑法。福建省上杭县人民法院3日披露,该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判处被告人钟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氰化钠也是提炼黄金的重要化工原料。钟某在2008年之前曾与人合伙开采金矿,后因整改,矿窑被责令关闭。矿厂被关闭后,...[详情]
2015年8月1日,嘉兴一名五旬男子,因夏季酷热难耐,便往身上浇冰水,结果引发大面积心梗意外身亡。本起意外安全事故具体详情,还请您与...[详情]
氰化钠洗硐是用氰化钠药剂喷淋废弃硐壁回收黄金的非法行为。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这是一起非法凿开废弃封闭的矿井,非法使用危险化学品氰化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