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又叫冷却液,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冷却水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但是我们要纠正一个误解,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应该在全年使用。汽车正常的保养项目中,每行驶一年,需更换发动机冷却水。 北方冬天如何防止冷却水结冰:为了防止北方汽车在冬季停车后,冷却水结冰而造成水箱、发动机缸体胀裂,一般要求冷却液的冰点应低于当地最低温度10℃左右,以备天气突变。所以选购冷却液时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最低气温条件去选购。
玻璃水 首先来说说汽车玻璃水。优质的汽车挡风玻璃水主要由水、酒精、乙二醇、缓蚀剂及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玻璃水的作用就是用来清洗挡风玻璃的,除此之外,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还要注意到玻璃水的冰点。市面上的玻璃水冰点有-25°C的,有-30°C的,当然也有0°C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夏天无所谓,但是到了冬天一定要注意。小编建议在气温冷下来之前,检查一下自己的玻璃水,看看...[详情]
导语:冷却水在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主要是在很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冷却降温,那么,间接冷却水是工业废水吗?...[详情]
在我们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而欢呼时,我们却需要面对另一个尴尬——在餐厅就位需强制消费的特殊现象,似乎与高铁运行同时出现,这一该现象到底有哪些不合法之处,面对这一霸王条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上周二,南京市民罗先生向媒体投诉,说自己在乘坐G3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前往南京南站时,在餐车上遭遇“强制消费”——如果坐在餐车里,就必须要买一杯价值88元的茶水。罗先生不想买,但乘务员屡次推销,最后他烦不胜烦便买了一杯。高铁餐车为何变成了“茶座”?为什么列车员要“强制推销”?一杯88元的茶究竟长什么样?是不是所有的列车都有这个项目?记者展开了调查。记者亲身体验 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在徐州东站登上...
“大热的天,我家新买的空调却不制冷。厂家称,是因为室外温度超过了43℃,空调启动自我保护程序不制冷了。这靠谱吗?”7月28日,市民胡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投诉道。 胡先生说,7月21日,他花8000多元在新街口一家商场购买了一台某品牌的柜式空调。7月24日,安装工上门安装后现场调试,就发现空调制冷不行,然后说回去通知维修人员前来检修。此后一直拖了3天,胡先生在家又多次尝试使用空调...[详情]
饿了么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前央视 315 调查的卫生条件差、无证无照餐厅等问题不同,这一次其将手伸向了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商户。日前,饿了么多地不同商户反映,饿了么以星火计划为由头,强制要求商户在线支付营业额的 5% 作为技术服务费,以此换取商户在平台排名星级的提升。如果商户不加入星火计划,有可能面临关闭其店铺风险。黑商户风波还未平息,饿了么再度陷入“强制门”。在饿了么...[详情]
8月7日下午3:40将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叫人望眼欲穿的冷空气和大雨也将正式登场,高温“供暖”多日的江苏终于可以结束“蒸笼模式...[详情]
儿童用药安全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不是单纯改善某一个环节就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协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