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蛋检验检疫安全知识
一般来说,每年的检疫性病害会有所变动,这要看我国农业部每年的公布名单。目前我国的检疫性病害有24种,包括8种真菌,7种细菌,5种病毒,4种线虫引起的病害,它们是: 1、小麦矮化腥黑穗病 和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2、烟草霜霉病 3、玉米霜霉病 4、大豆疫病 5、马铃薯癌肿病 6、苜蓿黄萎病 7、榆树枯萎病 8、梨火疫病 9、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10、柑橘黄龙病 11、椰子致死黄化病 12、菜豆细菌性萎蔫病 1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4、根癌病 15、番茄环斑病毒 16、南方菜豆花叶病毒 17、蚕豆染色病毒 18、香石竹环斑病毒 19、马铃薯帚...
-
检验氯气泄露
氯气(CL2)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相对密度为1.47,在其压强为1.013×10^5帕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氯,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氯气有毒,具有剧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致死。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爆炸,本身虽不燃但有助燃性。 如何检验氯气泄漏? 实际上,在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泄露时...[详情]
-
如何检验水里农药
其中有机磷农药是使用量较多的,对于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中农药检测的测定中。实验原理:用有机试剂萃取水中可能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用GCMS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和标准质谱图比对进行定性,以各物质定量离子峰面积以及外标法进行定量。在国标GB3838-2002中,对有机磷的限量分别是:对硫磷3ug/L,甲基对硫磷2 ug/L,马拉...[详情]
-
怎样检验镍中毒
镍中毒是如何引起的?怎样检验镍中毒?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佰佰安全网寻找答案吧。
...[详情]
-
毒校服如何检验
现在很多人对学校新发的校服都持有怀疑态度,毒校服如何检验?佰佰安全网知识库中有非常多的相关专业介绍。...[详情]
禽蛋检验检疫安全新闻
“世界是平的”,本意是来描述社会分工的一体化,但是对于加拿大的黑肩黑尾杉天牛、地中海的白蜗牛和酪蝇来说,世界同样在变得扁平化。虫虫们正在随着一个个跨境包裹和集装箱向我国蔓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往往从虫虫们的入侵开始。 2017年年初,芜湖检验检疫局对一批来自加拿大的集装箱进行查验,集装箱内装载的是红雪松板材。检疫人员发现了蝇类病媒生物,鉴定后确定这是“栉跗粉蝇”。这是安徽口岸首次截获该物种。蝇类主要危害是通过传播引起痢疾、伤寒、霍乱等传染病,其幼虫寄生于人体可引起蝇蛆病。 怎么处理?验检疫人员对红雪松板材实施熏蒸和热处理,确保消除物种危害。当然,也有...
-
天津检验检疫处理一例禽流感疑似病例
天津检验检疫局南疆办事处工作人员日前在对一艘来自马来西亚的货轮实施入境检疫查验时,发现一名船员有流感症状。检验检疫人员结合质检总局通报马来西亚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情况,对该患病船员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快速筛查,及时排除了染疫风险。检验检疫人员在为船舶办理入境手续时,发现一名船员有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经询问得知该船员在头一天已出现流感症状。进一步调查显示,该船舶在马来西...[详情]
-
浙江检验检疫局截获40瓶肉毒杆菌毒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医疗美容手段,来获得更高的颜值,其中就包括注射肉毒杆菌毒素。近日,浙江检验检疫局杭州邮检办从韩国入境的邮包中截获了一批Botulax注射用肉毒杆菌毒素,因未办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对该批肉毒杆菌毒素采取了截留处理。这批注射用肉毒杆菌毒素共计4盒,40瓶。邮包收件地址为杭州市红石中央花苑的一家名为STARM...[详情]
-
-
禽蛋检验检疫安全产品
家用软水机
家中有了软水机,肌肤不粗糙,头发多光泽;衣服、毛巾和被褥等洗涤后保持颜色鲜丽,质地柔软;家中碗、筷、盘、碟洗后更亮洁,且无需现再用干毛巾擦拭;水杯、茶壶从此不生垢,浴缸、马桶和水池不易生垢,无需继续购买各类除垢剂,让您享受舒适软...[详情]
周边产品
油毡
油毡俗称油毛毡。建筑工业用的一种防水材料。原纸质地粗松,吸油性好,且具一定的抗张强度。用来做屋顶、...[详情]
汽车防冻液
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功能。防冻液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详情]
与禽蛋检验检疫相关的文章
化妆品已经成为爱美MM每天都在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它是连续地、直接地与皮肤接触,并长时间停留在皮肤、面部、毛发等部位上,因此化妆品的...[详情]
你涂抹在脸上的护肤品是安全的么?每天使用的东西里面有没有有害物质?化妆品安全问题已经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到底如何判断这些是否安全,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化妆品安全小知识吧。什么是化妆品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