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用药当时就发生,称为即发反应。另一种是潜伏半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 由于药物反应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严重者可致死亡,故重视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如医生不随便给药,病人不滥用药,药物反应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1、在用药前,首先明确诊断,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采用多种药物围攻,以为总有一种药物会产生效用,这样易出现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2、对所用药物的成分,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配伍禁忌等应全面熟习掌握,做到不滥用,...
服用抗血小板等聚集药物 专家指出,防止血栓形成是避免心梗再发的关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是心梗患者的一线用药。其中,每日75~100毫克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备受推崇,疗效可靠、经济、用法简单,是心梗患者的必备药之一。 应防消化道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消化道不良反应,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尽管患者所用阿司匹林为最低剂量,并且是对消化道刺激作用很小的肠...[详情]
1、胃复安:胃复安1片,晕船严重时可服2片,儿童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船。行程2小时以上又出现晕船症状者,可再服1片。途中临时服药者应在服药后站立15~20分钟后坐下,以便药物吸收。此法有效率达97%,且无其它晕船片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2、乘晕宁(眩晕停)。在乘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1至2粒,小儿酌减。 3、感冒通。在无乘晕宁的情况下,可用...[详情]
“用药指导:儿童用药安全注意”,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8个部门印发实施《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旨在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四级监测建立清单梳理出130种临床易短缺药品在目前每个省份布局不少于15个监测哨点的基础上,联通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机制。综合分析我国疾病谱变化、重点人群临床用药需求、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需求、药品及其原料药生产审批等情况,合理界定临床必需药品短缺标准,建立国家、省两级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根据短缺原因、短缺程度、影响范围...
9月13日,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在京举行,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在会上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而我国儿童专属药品却不足2%,儿科医生缺口20万。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 仅仅因为用药不当,一年就导致约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一生的遗憾,这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详情]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凸显。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约7000例儿童死亡,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儿童难以计数。这些数字的背后,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也给家庭带来诸多不幸,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9月1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教中心主办的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在京举行,专家在会上指出,由于儿童专用药匮乏,多数家长给孩子服药只能靠掰,猜,...[详情]
近日,在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详情]
儿童用药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缺乏儿童专用药品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即使是在药品研发、生产、监管水平都很高的美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