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
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至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那么厄尔尼诺如何影响气候变化的呢...[详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厄尔尼诺似乎是灾难的代名词。那么什么是厄尔尼诺气候变化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详情]
12月12日结束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全世界195个国家签署了新鲜出炉的《巴黎协定》,承诺将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最多2摄氏度以内,更好的情况下则是尽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虽然这并不足以让一些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沿海国家满意,但至少全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行动纲领,并且开始加强措施采取共同的行动。对中国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虽然不像那些小岛国一般极端,但仍然非常显著。2℃到底意味着什么,它背后的逻辑和现实的影响究竟怎样,基于2℃目标采取的国际行动究竟足不足以拯救地球,成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科学界和政治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该冬眠的熊 闯入青藏高原牧...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节假期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严格值班值守,综合研判假期运输需求,加强道路水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运力保障,优化运输组织,强化应急调度,动态调整班次,减少人员聚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通知》强调,要督促道路水路客运和客运站经营者...[详情]
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宣传图各有关单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新时代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为深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展示交通建设技术创新成果,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世界范围交通运输技术的融合发展,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中国公路学会承办的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定于6月18日至2...[详情]
《计划》坚持执行现行扶贫标准,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精准施策,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详情]
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司机之家”建设经验,2019年推进建设100个“司机之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