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淡化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较少,从战略上忽略了生态资源培植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忽略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忽略了形象建设中的公众认可度。依据生态经济学法则,在城市经济运行中,城市经济系统决不是孤立的,城市经济系统必须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资源与经济资源的有机结合,达到资源最佳匹配的状态,实现生态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的现象非常普遍。地面过度硬化弊端:滞留地面的雨水造成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地下水得不到补充,造成缺水,使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由于水下渗的减...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正在飞跃发展,然而这样的发展却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果长时间没有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与生活。 总之,环境生态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的协调性、发展动力的协调性、发展格局的协调性和发展要素的协调性,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详情]
城市建设应该遵循有关的城市规划原则和生态环境的原理,对于现有的城市建设中环境的破坏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日前,由望江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经调解达成协议,四名被告破坏环境赔偿生态环境损失近三万元。经望江县森林公安局侦查,2018年9月中上旬,查某某在未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刘某某、汪某某牵线搭桥,将个人承包种植的意杨林卖给韩某某砍伐。韩某某等3人明知查某某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仍组织对该片林木进行砍伐、运输、销售。林业部门鉴定,查某某等人滥伐、收购林木1543株,立木蓄积合计139.7887立方米,砍伐林带面积达36.75亩。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检察院迅速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并委托专家对生态环境损害情况进行技术性评估。专家意见认为,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造...
环保部派出23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督查发现问题较突出。5月20日,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5月19日,23个督查组共检查327家企业(单位),发现24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74.0%。环保部在通报中表示,自环保部启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来,已发生多起拒绝督查组检查的事件,各地相关部门已进行...[详情]
3月23日上午,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三沙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王彦青代表三沙市人民检察院就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南海网获悉,2015年,三沙市检察院将加强对司法和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重点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保护三沙生态环境。报告中指出,三沙市完成了两级检察院的组建,于2012年7月24日挂牌成立三沙市人民检察院。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设...[详情]
据酒泉市林业局生态资源保护站站长董众祥介绍,野生黑枸杞耐干旱,生态环境洁净,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区和酒泉市的荒漠戈壁中多见,在林...[详情]
柴静雾霾调查没有说孩子是因为雾霾患上肿瘤。但是,作为资深媒体人,她不会想不到媒体将会怎样利用“私人恩怨”的噱头。果然,以腾讯新闻为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