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2、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 3、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干旱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那么干旱会引起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呢?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对大家介绍一下。 ...[详情]
针对近年来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正像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一样;“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人们迫切的希望能够再次贴近青山绿水,迎接蓝天白云。正值两会期间听一个各地代表对于生态环境问题问题治理措施观点看法。青海西宁市市长王予波代表污染治理重在抓落实近些年,人们迫切希望多见到蓝天白云,多呼吸新鲜空气。针对治理大气污染,西宁市下决心,依法管理,铁腕治理,“不信蓝天唤不回”。治污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我们首先抓干部、抓问责、抓作风。治污必先治吏,事在人为,关键在干部。政策定了,方向明了,最需要的是强力执行,抓和不抓效果不一样,狠狠地抓和一般地抓...
中国作为2014年APEC会议的东道主,汇聚了全世界的眼光。然而,十一之后北京的雾霾天气越来越多,让全国人民不禁为APEC会议的举办担忧。虽然北京及周边5省份已制定保障方案,承诺要减排污染物三至四成,但会议期间如果雾霾再现,造成的不良国际影响可想而知。作为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的总干事,蒋明君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深感忧虑。“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入...[详情]
据本报6月24日报道,可可西里、昆仑山、三江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年保玉则等地自然景观资源珍贵而稀缺。每年的7月到9月,青海便成了国内最佳旅游地之一。今年4月以来,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等景区相继发布禁游令,以保护景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进入旅游旺季,一些久负盛名的景区景点却反其道而行之,纷纷闭门谢客,意欲何为?看看这些景区的名称,也许就不难找到答案。可可西里、黄河...[详情]
在京津冀挂牌成立了机动车控制排放小组后,下一步计划建设生态环境红线。近日在研讨会上,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目标、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详情]
目前全国疫情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处置平稳有序。截至2月24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每天5830.8吨,较1月20日前每天增加应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