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1、宪法的保护。我国《宪法》38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40条规定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是《宪法》从基本法的角度对隐私权所作的原则性保护,为网络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获得保护提供了根本依据。 2、民法的保护。由于我国《民法通则》没有作出保护隐私权的明文规定,最高法院就在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对名誉权的保护作了扩张性解释,将侵犯隐私权视为侵犯名誉权来予以对待。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于问题的意见》第16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问、《最高人民...
提高全民网络安全的意识技能,特别是提升亿万网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来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维护网民的切身利益已成为全社会的重大课题。开展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是我国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工作的突破性之举,为加强全民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广大网民可通过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各项活动,获取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详情]
工作内容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包括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信息安全检查五个阶段,作为公安部授权的第三方测评机构,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专业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咨询服务。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是验证信息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安全保护等级的评估过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安全保护能力,一方面通过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选用与安全等级相...[详情]
国家网络安全问题有哪些,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怎样解决呢?生活中离不开网络,一起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中央网信办等6个部门于2016 年9月19 日至25 日联合举办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这个听名字感觉高到云端的“网络安全宣传...[详情]
当今中国,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网民数量全球第一、电子商务总量全球第一。必须正确把握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让网络空间既充满活力又安全清朗。“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全面构建网络安全制度体系2015年12月,全球连锁酒店凯悦集团支付系统被恶意软件入侵,大量用户数据外泄;2018年3月,某社交平台有超过5000万名用户个人资料疑遭泄露……近年...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原标题:瑞典外长:在华被捕的瑞典公民彼得•达林已获释据俄罗斯卫星网1月26日消息称,瑞典外长玛戈特•瓦尔斯特伦25日表示,中国政府已释放1月初因被控“威胁中国国家安全”而在北京被捕的瑞典公民彼得•达林。彼得•达林2016年1月因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等罪名被捕。他此前一直生活在北京,并为一家名为“人权卫士紧急救援协会”的机构工作。据此前媒体了解,“人权卫士紧急救援协会”...[详情]
瑞典籍人员彼得涉嫌资助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于2016年1月4日依法...[详情]
近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集中约谈境内WiFi分享类网络应用服务企业,要求相关企业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