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漏洞披露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漏洞是一个或多个威胁可以利用的一个或一组资产的弱点,是违反某些环境中安全功能要求的评估对象中的弱点,是在信息系统(包括其安全控制)或其环境的设计及实施中的缺陷、弱点或特性。这些缺陷或弱点可被外部安全威胁利用。漏洞是“非故意”产生的缺陷,具备能被利用而导致安全损害的特性。网络安全漏洞具备可利用性、难以避免性、普遍性和长存性等技术特征。 漏洞生命周期包括生成、发现、发布、流行、修复、衰败、消亡利用脚本等7个阶段。其中,漏洞发布即为本文所探讨的漏洞披露,一旦漏洞发现者揭示了厂商(或者其他主体)的漏洞,则漏洞披露阶段随即产生,...
本地漏洞 需要操作系统级的有效帐号登录到本地才能利用的漏洞,主要构成为权限提升类漏洞,即把自身的执行权限从普通用户级别提升到管理员级别。 实例: Linux Kernel 2.6 udev Netlink消息验证本地权限提升漏洞( CVE-2009-1185 ) 攻击者需要以普通用户登录到系统上,通过利用漏洞把自己的权限提升到root用户,获取对系统的完全控制。 远...[详情]
1.软件漏洞 任何一种软件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脆弱性,安全漏洞可视作已知系统脆弱性.这种安全漏洞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操作系统本身设计缺陷带来的漏洞,它将被运行在这个系统上的应用程序所继承,另一咱是应用软件程序安全漏洞,很常见,更要引起广泛关注. 2.结构漏洞 网络中忽略了安全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使网络系统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另外,在一些重要网段中,交换机和集线...[详情]
很多情况下的黑客都是选择挑选我们电脑网络的安全漏洞来攻击我们的电脑的。那么网络安全漏洞种类有哪些呢?佰佰安全网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呢...[详情]
随着互联网络的出现,人们一直沉浸于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忽视了对其安全性能的监管。这一失误导致一系列的安全漏洞接踵而至,那么网络安全漏洞...[详情]
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支付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网络安全漏洞也正在对大家的账号安全造成威胁。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30日发布的《2014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2014年CNCERT通报的漏洞事件达9068起,较2013年增长3倍。 CNCERT 运行部副主任严寒冰介绍,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量规模为364.7万个,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47.9%。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相伴产生的新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基础网络和新型网络产品带来的漏洞风险日益上升。随着云计...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攻防对抗。很多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网络安全的这一特点。在网络安全对抗中,完全局限于具体技术方法层面的兵来将挡,就会始终陷于被动;忽略对手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认为存在某种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银子弹”,则早晚会吃大亏。我们不但需要了解对手的各种攻击技术,更需要理解“白开心”、“淘黑金”、“纯小偷”和“大玩家”们的不同。杜跃进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科...[详情]
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详情]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漏洞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相关人员应及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