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宇宙辐射、...
眼下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地球自身圈层内发生的自然灾害,关注的人是越来越多,但对来自地球以外——太空的天文灾害关注的人却不是很多,但天文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却是越来越严重。 德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恐龙灭绝是由于当时恶劣的“空间天气”造成的,也就是说来自宇宙的强烈粒子流闯入地球并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致使恐龙灭绝。其实,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类似说法还有几种如:一...[详情]
芦山县飞仙关村乡亲互帮互助建新房。七百多天前,一场7.0级强烈地震,让雨城雅安遭遇重创。芦山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牵动着举国目光。如今,4月的青衣江畔,一座座新村聚居点错落有致;周公山下,蓝莓、猕猴桃等一片片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初具规模;冷木沟内,一道道拦渣坝崛地而起……短短两年时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150多万雨城人民在巴蜀大地上写下新的重建传奇。震区新面貌,源于重建新模式。芦山地震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大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创新,探索实施灾后重建的新模式。两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从中央直接安排部署向地...
4月16日, 防灾科技学院 推荐评选2014年度“国外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和“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专家评审会召开。专家们根据灾害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及防灾减灾影响等因素,经过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2014年度国内外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评选活动于2015年1月4日启动,历时三个多月。期间,师生积极参与评选活动,广泛收集资料。通过开展此活动,使广大师生受到防灾减灾文化...[详情]
暴雨可能导致山洪暴发,江河溃决,冲毁房屋、铁路、桥梁、公路,容易引发泥石流、塌方,阻塞交通,还淹没田野,可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 人身损害。就在6月1日凌晨,武汉市遭遇今年最强暴雨,部分城区最高降雨量达到115毫米。暴雨导致武汉城区数十处地段出现内涝,重要交通道路被阻造成拥堵。部分地区出现赛艇大鱼齐上街,市民游泳出行的景象。我国每年5到7月是南方地区降水集中的时段,而且是南...[详情]
湖北省民政厅6日通报,1日8时至6日8时,全省有35县市降雨100至250毫米,33县市降雨50至100毫米。全省因灾紧急转移安置受...[详情]
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自然灾害共存,人类是在战天斗地中不断发展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