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条件等,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光污染虽未被列入环境防治范畴,但它的危害显而易见,并在日益加重并蔓延。因此,要注意控制光污染的源头,在新、改、扩建的企业,一定要在光的使用方面注意合理的设计、装饰,不可滥用光源;要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增加环保意识;在城市、公路旁不可乱用灯光。 其次,必须制定有关光污染的法律,主题内容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怎样使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并对它的使用加以限制;对光污染危害严重的地区应如何改善原有的环境等。 再有,要注意个人保健。专家建议,个人如果不能避免长期...
第一、家庭装修是注意尽量减少使用过于光滑的材料,比如使用低辐射的LOW-E玻璃,使用反射低的玻璃,减少玻璃的面积比例等; 第二、在市区内多植树,多建一些绿地,因为树木、草坪可以有效地减弱反射光线的强度,从而减轻白亮污染对人们视觉的影响和危害。 第三、在交通繁忙的地区,建筑物应少用或不用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而住宅小区内也应采用不反光、反热性弱的建筑材料,这样居民才会拥有合...[详情]
光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源,对眼睛的伤害尤为明显,那么,如何减少光污染对眼睛的伤害呢?...[详情]
夜间,一团耀眼的亮光射来,司机刘师傅感到眩目,看不清前方路况,悲剧瞬间发生——一名行人被刘师傅驾驶的面包车撞倒,当场死亡。那团耀眼的亮光来自一辆货车。监控视频显示,与刘师傅所驾面包车对向会车时,该货车的远光灯一直亮着。这起交通事发生在四川宜宾。9月底,宜宾市交警公布了事故的责任认定:撞死行人的面包车司机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会车时仍使用远光灯的货车司机承担次要责任。这是四川省首例因远光灯导致交通事故而担责的案件。夜间行车滥用远光灯,在不文明交通行为中被视为顽疾。受害一方应如何举证、维权?近年来,此类“光污染”引发的侵权纠纷不少,在防治光污染缺乏专门性法律的情况下,侵权责任如何认定...
煤炭污染一直以来是我们的主要污染源,现在我们正控制煤炭的用量,寻找其他新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近2/3 ,“一煤独大”是我国能源结构的突出特点。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下降,是能源结构调整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步。不过仍应看到,我国能源结构还十分不合理,与全球能源低碳化的趋势,以及我国环境承载能力都不相适应。与全球能源结构相比,我国煤...[详情]
生态环境部官微截图3月16日,环保人士雷萍因为曝光污染问题被广东信宜公安行政拘留10日,原因是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57小时后,雷萍被释放,暂缓行政拘留。针对此事,今天,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记者会上表示,应该对环保社会组织和环保志愿者应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关心和支持。刘友宾称,许多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事业,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维护公众环境权益,...[详情]
9月29日,本安全网刊登《居民举报饭店光污染后家被人泼泔水》一文...[详情]
商务部部长钟山说,他们从推广使用标准化托盘开始,向包装标准化延伸,今年“双11”一些电商企业推出了共享快递盒,将在13个城市投入使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