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立法指导思想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陆续出台,我国生态环保改革制度的设计初步完成。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转换观念,将人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把人的行为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从生态循环系统的角度看待各流域范围内的经济稳健发展与资源环境平衡利用问题,从逐步实现水环境的质量改善向水生态系统环境的恢复转变。 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与了解水生态特征,准确判断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环境容量,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各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 (二)制定因地制...
生态保护主要是对自然界原有的保护或恢复。环境保护通常是大气、水等环境可能造成伤害的企业等通过装备设施进行处理,甚至通过法律强行进行保护。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详情]
为了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保障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下面带您简单了解一下。...[详情]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26日发布促进经济全球化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球企业界,坚持推进市场开放、包容性增长和经济合作,确保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增长。《宣言》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不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是由于现行全球治理体制同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不相适应所造成的。采取逆全球化措施,不可能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甚至会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挑战。世界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各国政府应视经济全球化为积极力量,在经济主权、权利与义务公平对等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加强对话与合作改革,完善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各国政府...
27日至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据外交部介绍,习近平主席将在G20大阪峰会上深入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主张。中方将与各方一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合作应对事关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重大问题,谋求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详情]
在明确的产业政策信号驱动下,投资环保无疑也能挣钱。有测算认为,未来三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将超过10万亿元,将其比作一场投资盛宴并不为过。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过去三年环保投资中,每年新增1000亿元,其中近50%都由政府主导资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资本尚未充分入场。环保产业不是一项短平快的热钱生意,投入与回报周期都有独特的产业要求,只有构筑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结构才能兼顾环保产业的...[详情]
“以前企业出现环境违法,只是对企业进行处罚。”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介绍说,为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今后,河北省将依据《河北省减少污染...[详情]
2014年,在各部门都精简会议、实行开套会的情况下,安康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单独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汉江水质保护工作进行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