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嚼慢咽,每餐7分饱 虽然我们不鼓励饿肚子减肥,不过多余的食物摄入最终都会转化为能量储存,所以减肥期间饮食控制还是非常必要的。每次吃饭的时候提醒自己细嚼慢咽,放慢吃饭的速度,这一个小习惯就能帮你减少20~30%的食物摄入。而狼吞虎咽,当大脑发出停止进食信号时,往往已经吃了过多的食物。细嚼慢咽还有助于增加口腔唾液分泌、保护肠胃、增加消化酶和激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营养的吸收、调节代谢。当进食欲望不强烈的时候,及时放下筷子,离开餐桌,每餐7分饱的饮食习惯还能让撑大的胃口逐渐缩小。 二、会吃主食、粗细搭配 每天粗杂粮和薯类占比主食50%左右。很多人没有吃粗杂粮的...
产后减肥饮食误区一、减肥期间吃得少,所以就要挑最好的吃 这对于减肥计划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取的热量,这就是减肥的基本原理。所以低热量的食物才是饮食首选。而“挑最好的吃”——那些味道好的,往往是香的、油的、甜的,做工精细的食品,它们统统是高热量的。 产后减肥饮食误区二、“多餐”就能减肥 少食多餐可以有效地控制我们每餐的食量,让代谢相对处于平稳的状态,但前提...[详情]
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组织出现萎缩,代谢速度也降低了,所以中老年人消耗的热量比年轻入少很多。如果仍然保持青年时的进食量,必然使热量出现人超,不但不能减肥还会继续发胖。少吃脂肪、糖类等含热量高的食物。 中老年人分解代谢加强,且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下降,所以需要补充足够的高质的蛋白质,才能满足身体所需。应多吃瘦肉、豆制品、牛奶和蛋类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物。同时,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详情]
心心念念要减肥的你,是不是以为运动和不吃东西就会变瘦?其实不然,所谓的“空腹运动减肥”和“运动后不吃更瘦”这些运动饮食方法,不是要你...[详情]
高校发展,规划先行。感觉今年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年。近日有消息称,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主要任务是: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看到这条消息,想起“一流大学”,想起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年)文件中的四个“以”和一个“加快”,即“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为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该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到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
夏天来了,许多爱美的女性都忙着减肥,为了达到减肥效果,不少女性甚至选择禁食,导致肠道出现问题。最近,在南昌一所高校就读的小英(化名)被禁食折腾得实在受不了,在同学的陪同下来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肠梗阻”的诊断让她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禁食使钾离子流失导致肠梗阻医生经过询问后得知,今年正在读大二的小英最近正在减肥。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瘦身效果,她通过禁食加运动的方式减肥...[详情]
最近南京农业大学的“减肥课”引发大量关注。课程介绍该课程主要针对肥胖大学生开设,选课者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体质指数BMI≧28,或者体脂百分数Fat%≧30才能选修。课程老师称,选修过该课程的同学平均减去5kg体重,减重最多的一位同学更是减去50多斤。他介绍这门课要拿高分,并不是只看减肥重量,而是结合体脂率等多项指标。随着现代人的审美观点的不断改变,减肥早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详情]
在生活中有不少的人都喜欢去减肥,然而有些减肥方法并不靠谱,节食减肥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你知道节食减肥的危害吗?...[详情]
入院前,她曾“自杀式”减肥,每天只摄入正常人需要能量的1/3,医生说她活下来就是个奇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