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相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恶果,在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大量生态难民。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1.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 2.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 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亚太地...
中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有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详情]
由于人口增长以及水资源的低效使用,到2050年,乍得、伊拉克、尼日尔和叙利亚等国将因为水枯竭而成为沙漠。此外,那些向沙漠注水的可循环水系也面临着威胁,其中一些格外严重,包括非洲南部的奥兰治河,北美洲的格兰德河和科罗拉多河,以及亚洲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阿姆河和印度河。 据了解,目前非洲是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据统计,非洲有大约2/3的面积被沙漠和干旱土地所覆盖,世界上已经...[详情]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上升至2015年的1.797亿公顷。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元年1996年算起到2014年连续增长了19年。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13日发布的转基因作物应用情况年度报告披露了这一数据。报告称,自1996年起,已有20亿公顷的可耕地种植了转基因作物。这项技术每年帮助多达1650万小型农户及其家庭摆脱了贫困,总计脱贫人口达6500万。ISAAA的数据显示,2015年,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4%。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连续四年超过发达国家。由于引入转基因B...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26日发布促进经济全球化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球企业界,坚持推进市场开放、包容性增长和经济合作,确保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增长。《宣言》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不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是由于现行全球治理体制同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不相适应所造成的。采取逆全球化措施,不可能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甚至会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详情]
27日至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据外交部介绍,习近平主席将在G20大阪峰会上深入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主张。中方将与各方一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合作应对事关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重大问题,谋求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详情]
据悉,2018年全球将有12%的家庭实现家居智能化。其中“80后“、”90后”将成为智能家居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手机APP足不出户轻...[详情]
杜祥琬是从事能源研究的,现任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