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测试原理是:行驶中车辆、雷达和雷达与车道垂直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雷达发射雷达波,遇到车身反射回来,雷达即可计算出雷达与车辆之间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了,而雷达到车道之间的距离是预先知道的,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计算出车辆到垂直点的距离,即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了。雷达根据两次发射雷达波,就可以算出车辆两个时间点之间走了多长距离(两次测算出的直角边长度相减即可)。用该距离除以时间间隔,就得到车辆的速度了。 正前方测试原理是:两次发射雷达波,根据回波定位两个时间点车辆位置,把两个位置坐标进行相减运算,即可得到车辆在两次雷达波发射时间内走了多长距离,用该距离除以雷达波发射时间间隔...
监控摄像机能否拍到司机是否系安全带呢? 显然这个问题对于当今监控技术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从识别技术来讲,智能摄像机可以识别出司机和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至于有些司机想通过穿一些特殊的衣服蒙混过关,笔者在这里提醒您,不要想太多! 按照相关条例,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处50元罚款,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行驶不按规定系安全带的,并记2分。乘车人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处20...[详情]
雷达用于测速主要是应用了多普勒原理,当一定发射频率的雷达波束射到移动目标时,其反射频率携带的目标速度信息与发射频率不同,两者之差称为多普勒频率,多普勒频率与目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方向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机频率。 主动测速应该是固定路段的测速吧,流动测速就是不定点的测速,区别于固定点测速而言....[详情]
1日,永漳高速龙岩漳平段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沿漳平往永安方向,在曲谭山隧道接近出口处,一辆小轿车失控后,直接撞上隧道壁,车子翻滚多次后才停止,两名人员从车内飞出甩在路面上当场身亡。在监控画面中,现场虽然受光线影响比较大,但依然可以清晰看见:车子失控后直接撞向隧道,经过多次翻滚才停止。 民警赶到现场时,只见一辆白色的轿车,横停在隧道内。现场中,有两个人已经被甩出,分别躺在车辆的两侧,均已身亡。经了解,车上坐着5个人,都是家里人,他们是贵州人,当天上午从厦门离开,准备回贵州过清明节。 被甩出的两名死者是后排的乘员,一个是驾驶员的丈母娘,一个是驾驶员的姐姐,均没有系安全带。另外一个...
日前,网络传出消息称,广州交警已对后排不系安全带行为进行处罚,引发热议。4月19日,“广东交警”发布文章称,“广州开罚了”,证实了上述消息。据上述文章,只要在广州开车,不管司机还是乘客,不管坐前排还是后排,不管粤A粤BCDEFG......只要不系安全带,都要被处罚。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司机将会被罚款200元。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今年2月28日,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就曾发布消息称...[详情]
19日、20日是全省“两客一危”(旅游包车、客运班车、危化品车辆)专项整治统一行动日,记者跟随淮安市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在205国道淮安武墩警务查报站检查时发现,一辆大巴,36名乘客竟无一人系安全带。 19日上午10时许,一辆江西号牌的大巴车,由南向北驶入了交警设置的检查卡口。据驾驶员向交警介绍,他们是一辆旅游包车,车上全是家长带着孩子出门游玩的。经清点,这辆大巴车上一共坐着3...[详情]
6月18日,端午节,原本是很多市民回家团聚的日子,在益阳南县,一名司机却因为自己的一个 “ 陋习 ”,与家人阴阳两隔。...[详情]
11月6日,渝北区统景镇居民邹某驾车带着母亲去医院看病,本是表达孝心的好事,回来的路上却因疲劳驾驶发生车祸,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