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看下儿童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展好? 社会调查中心对3032人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人认为“11至14岁”是孩子系统了解性知识的最佳年龄,只有12.1%的人选择“10岁以前”。而新浪微博的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网民认为11岁以上是性教育的最佳年龄,仅四分之一的网民认为6-8岁是性教育的最佳年龄。 孩子从出生下来,只要他的眼睛能看到,耳朵等听到,就开始看妈妈怎么说话,怎么穿衣服,头发是什么样的,爸爸怎么穿衣服,爸爸说话的方式跟妈妈有什么不一样,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就开始认识男人和女人,两岁半到三岁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这个时候就开始按照他自己理解的性别来进行对自我的认识,...
1、孩子出生后,无论性别如何,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都不应混淆,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期望孩子是父母所盼求的性别,或双亲偏爱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装或将男孩扮女装,均会影响孩子的“性自认”,导致后来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 2、当孩子能听懂言语时,家长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及玩具选择等方面...[详情]
“我是微信群的活跃分子,每天给大家发早安问候,发养生知识,可群主把我踢了,太欺负人了。谁给他这样的权利?我一定要他把我再加到这个群里!”日前,家住镇海某小区的李师傅气冲冲地冲进了社区调解室,强烈要求调解员给自己评理。 勤奋“打卡”却被踢出老年邻居群 李师傅说得很急,调解员一开始听得一头雾水,慢慢地,才搞清楚情况——原来李师傅被群主踢出小区老年人专属微信群了。李师傅今年66岁了,人挺洋派,爱网购,智能手机用得很溜,还是个微信控。今年6月,李师傅的老邻居王师傅拉住李师傅:“我刚组了个小区里老年人的微信群,我把你拉进去吧?”李师傅自然满口答应。很快,李师傅就成为群友中的活跃分子。李...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超过77.3岁。《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详情]
据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月中旬以来,海南省疫情波动中持续下降,近期本地感染病例占比较高,疫情由输入为主已发展为以本地感染发病为主。本地疫情仍将集中在前期报告病例较多的市县,也不排除发生新的疫点。由于病例发现、传染源调查、密接追踪等工作将较为复杂,因此防控建议如下:一、由于海南省有个别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时检测发现病毒阳性,建议所有出院病人均集中隔离观察14天,并在隔离期满...[详情]
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精准防控科学管理,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详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湖北以外地区要全面有序恢复正常的预防接种秩序,湖北省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做好预防接种相关工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