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因工致残后可分为以下三种致残等级情况按不同标准享受不同的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
最新版《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三十五条 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在接收退役士兵的6个月内,完成本年度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 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 第三十八条 非因退役士兵本人原因,接收单位未按照规定安排退役士兵上岗的,应当从所在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介绍信的当月起,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同等...[详情]
现在KTV消费都会有最低消费,即使实际消费没有达到最低消费额度,也要按商家设置的标准支付。那么KTV规定最低消费违法吗?今天佰佰安全...[详情]
去饭店吃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饭店规定最低消费违法吗?佰佰安全网知识库中有非常专业的解答,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一下。...[详情]
近日,福建公布2020年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明确上调今年或明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至少达到9个。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辽宁、上海、湖南、重庆、陕西、河北等7省份已执行了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贵州新标准将于12月1日起执行,福建新标准则要等到明年1月1日起执行。 全国31个省份中,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等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80元,为全国最高。你老家涨了吗?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9月13日,全国已有江苏、上海、天津、山东、辽宁、重庆、海南、河北、北京等9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11%左右。目前,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21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的21元。哪些群体最受益?首先要明确的是,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详情]
最低工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地方加快上调最低工资对于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最低工资地方已加快调整 今年26省份已上调“拿到手的就1000多,如果还要交房租,吃饭都成问题。”12月8日,一位刚毕业在哈尔滨工作的大学生说。据她介绍,其每月底薪只有2000元,目前还在见习期,约半年时间。而整个哈尔滨月薪低于2500元的情况,非常普遍。不过,地方新一轮最低工资上调已经开始。其中,黑...[详情]
截至2014年12月,全市城乡低保共有8.57万户、14.31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8.7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55万人。...[详情]
近期,很多地方陆续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