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自然灾害谣言的具体详情,如下: 了解谣言变量,提高政府公信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以当今舆论场重地微信为切入点,引入谣言公式,指出谣言传播两大重要变量重要性和模糊性,并提及第三代谣言研究结论中的心理学变量社会焦虑度。针对网络谣言的应对,匡教授提出两点,一是公开信息,提高社会透明度;二是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这是应对网络谣言和网络舆情的根本方法。 重建话语秩序,引导正向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副教授蔡静梳理了谣言研究的脉络,并谈及了谣言应对的正向引导。蔡教授表示在舆情发布和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不可逆转变化的今天,要想在自然灾害事件传播中...
在此背景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针对自然灾害时期的网络谣言,展开诸如如何厘清网络空间秩序,规避网络负面舆情,增强政府公信力,引导新媒体对网络谣言进行正向传播的讨论,以便为更规范、文明的网络社会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考。具体的破解自然灾害谣言的的方法从一下几个方面介绍: 1、了解谣言变量 提高政府公信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以当今舆论场重地微信为切入点...[详情]
1、了解谣言变量提高政府公信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以当今舆论场重地微信为切入点,引入谣言公式,指出谣言传播两大重要变量重要性和模糊性,并提及第三代谣言研究结论中的心理学变量社会焦虑度。针对网络谣言的应对,匡教授提出两点,一是公开信息,提高社会透明度;二是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这是应对网络谣言和网络舆情的根本方法。 2、获知谣言滋生原因发挥媒体舆论场作用,...[详情]
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在其中的谣言更是让人恐慌,那么自然灾害中如何预防谣言呢?小编在文中为您介绍。...[详情]
自然灾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但是网络自然灾害是可以避免的,那么网络自然灾害谣言如何避免呢?小编在文中为您介绍。...[详情]
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6日至7日,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江西全省有一次明显的大风、降温和降水过程。多地出现严重的暴雨、大风天气。湖北暴雨洪水 95万人受灾 1日以来,湖北出现较历史同期异常偏多的持续强降雨过程,引发暴雨洪涝灾害,截至6日15时统计,已造成武汉、黄石、宜昌、荆州、孝感、黄冈、咸宁等地28个县市区共计95.53万人受灾。湖北省民政厅6日通报,1日8时至6日8时,全省有35县市降雨100至250毫米,33县市降雨50至100毫米。全省因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167人;因灾倒塌房屋488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8268间;农作物受灾57千公顷,其中绝收1.32千公顷。风雹灾...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自然灾害共存,人类是在战天斗地中不断发展的。7月28日,习近平到唐山考察时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详情]
今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4月2日,桂林石油全面完成防范山体坠石专项排查工作,为防范山体滑坡及岩石坠落等春季易发事故筑牢防线。3月19日上午,得知桂林市叠彩山景区发生落石事故后,桂林石油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防范自然灾害预警机制,针对桂林喀斯特岩溶地貌开展防范山体滑坡、坠石自然灾害专项排查工作。该公司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业务骨干成立排查小组,对辖区在营的133座加油站进行梳理,确...[详情]
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南涝北旱、台风、地震以及沙尘暴...[详情]
自2015年6月26日以来,安徽多地区遭受强降雨侵袭,受灾地区涉及11个市,49个县。目前,因灾害已有4人死亡,3人失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