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方面是减少目前大气中的CO2。目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太阳光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其他还有利用化学反应来吸收CO2的办法,但在技术上都不成熟,经济上更难大规模实行。 第二方面是适应。这是无论如何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除了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外,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日本北部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但是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连最北的北海道不仅也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造成荒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等自然原因,如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但是人类活动,如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破坏森林植被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1)土地滥垦与不适宜的种植业发展,导致天然植被破坏,土壤入渗性降低、蒸发加强; (2)过度放牧与不当的草场管理,使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植物种类减少、草质变劣; (3)森林滥伐与地表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小气...[详情]
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那么,大家是了解全球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有哪些吗?想了解的朋友们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下相...[详情]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其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却是持久和深远的。下面小编介绍下关于全球土地荒漠化的危害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详情]
27日至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据外交部介绍,习近平主席将在G20大阪峰会上深入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主张。中方将与各方一道,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合作应对事关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重大问题,谋求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
3月18日,南京大学首批4门“慕课”上线国际平台Coursera, 成为国内自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后,第五所加入国际“慕课”平台的高校。“慕课”,是英文MOOC的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网络课程”。目前世界上知名的慕课平台有斯坦福大学创办的Coursera和Udacity,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共同创办的edX。学习者只要登陆coursera等平台免费注册,即可点击观看相关的慕...[详情]
“环境问题不能过于急躁。”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原副部长周建在小组会上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都比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看待环境问题,应该有历史比较,更要全局把握。”这是周建提出上述论断的第一个理论依据。“英国伦敦用天然气,他们庄稼种得少,树种得多,工厂在很远的地方,如果北京能这么做的话,其他地区也能效仿吗?”周建反问道。究竟怎样处理经济发展和...[详情]
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详情]
2018全球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峰会 会议时间:2018-05-29 08:00至 2018-05-29 18:00结束 会议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