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协议书 学校是凭《就业协议书》来派遣毕业生的。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开出《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移学生档案。一般学校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之前上交《就业协议书》,学校再以《就业协议书》为依据进行派遣,如果超过这一时限,学校会把学生的关系和档案一并派回原籍。 不想回原籍的学生必须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户条件。 如果你不符合进某个城市的落户条件,又想进这个城市工作,可以先将关系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户,到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档案,然后出来工作,等条件成熟以后再办理人才引进相关手续。这样,你就不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佰佰安全网温馨提示,大学生就业协议书是具有法律效应的。 每个毕业生找到用人单位后都要先签订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虽然是意向性的,但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用人单位都要盖章才能生效,之后用人单位和学生再签劳动合同。 违约是双向选择。据了解,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时,有不少学生手里都捏着几份协议书,违约的毕业生也不少,这些学生普遍认为这不是不讲诚信,而是双向选择。这种认识其实是完全错...[详情]
鲁东大学去年毕业的张伟就在签合同上吃了亏。去年年初张伟通过招聘会顺利与一家大型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并签订了就业协议。没想到毕业后张伟却接到通知,说他不用到公司报到了,“当时那边给的说法是,业务调整,职位削减一半。”由于张伟只与企业签了就业协议,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的他只能匆匆找个小企业去上班。 小编认为,大学生在求职时,一旦签订的就业协议遭到用人单位反悔,一定要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详情]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的就业协议不是一张废纸,都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根本不能轻易反悔。那么,就业协议书有什么法律效力呢?...[详情]
海难遇难人员是可以拿到赔偿的,那么,如何书写海难赔偿协议书呢?下面佰佰安全网来给大家介绍下书写格式吧。...[详情]
图说:高校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已是“潜规则”。网络图教育部官网昨日(6日)消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以精准统计为基础,重点摸清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状况。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针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半年教育部曾连发两道文件,其中一个就是专门针对就业毕业生统计服务工作的。根据4月下发的文件,从2016年起,各高校开始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文件规定,“有就...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表示,湖北受疫情影响严重,将重点关注湖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实施必要的就业促进举措,加大线上岗位投送力度,拓展毕业生择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随着生活节奏和物价水平的上升,职场焦虑对职场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所以,要提升职业安全感,还需依靠个人努力,在工作上提升自己。比如通过不断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详情]
北京12月21日 近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麦可思研究院共同发布“大学毕业生就业热门城市非物质吸引力榜单(2016)”。榜单显示,2015年,北京、深圳、上海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非物质吸引力位列前三,一线城市依靠其城市发展的绝对优势,在非物质吸引力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佰佰安全网带你了解详细内容。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95万人,较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详情]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详情]
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