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是否由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不同。 劳动合同终止则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因出现某种法定的事实,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自动归于消灭,或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继续履行成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灭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主要是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其一般不涉及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实出现,一般情况下,都会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消灭。 2、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不同。 劳动合同解除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分为:意定解除(劳动合同法36条)、劳动者提前通知单方解除即劳动者主动辞职(37条)、劳动者随时单方...
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的情形: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对用人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由于劳动者辞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通过法规严格限制经济损失的范围,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详情]
解除劳动合同支付违约金吗?解除劳动合同支付违约金合法吗,下面佰佰安全网来给大家介绍下吧。...[详情]
我们都知道,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时,在符合法定情形下,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 那么,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需要纳税吗?下面佰佰安全网就和...[详情]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为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记者特意向宁波象山县人民法院了解劳动者最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和解决办法,结合案例,与大家说说和劳动者权益密切相关的几个热点小知识。劳动合同不给签,员工索赔双倍工资2015年9月,55岁的老陈开始替象山某公司收鱼货,当时双方未就合同的相关事宜进行商谈,也未签署劳动合同,只是口头约定了年薪85000元。在老陈替该公司兢兢业业收鱼货的时间里,却并未准时收到每个月的工资,有时甚至间隔好几个月。2016年8月,老陈提前向该公司总经理郑某表示一年期满后将不在此处继续工作,并多次讨要拖欠工资。11月,郑某终于将最后一笔工资支付给老陈,但累计金额只有76...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文件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用人单位应保证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详情]
劳动关系被解除,公司不仅不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也不退还扣除的部分工资,对两级法院的判决更不履行。5月15日记者获悉,西安市长安区法院日前成功执行这样一起纠纷。王女士的丈夫李某生前是一家汽车公司的修理工,自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一直在该公司从事汽车维修工作,且每年与该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2016年5月,李某年满60周岁,该公司向李某出具了一份终止劳动关系通...[详情]
2015年11月29日,苍南县龙港镇一处民房内发现一具腐烂的尸体,而这处民房刚刚易主。房子的新主人话费90余万元买来一套“凶宅”,他...[详情]
今年3月北京市发布购房新政,曾经有贷款记录的购房人在北京购房时,首付比例将提高。新政出台后,有些购房人无力承担提高的购房款,一些购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