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车身结构分为乘员安全区和缓冲吸能区设计,乘员安全区应有足够刚度,不允许发生大的碰撞变形,以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且发动机、变速箱等刚性机构不得因碰撞侵入乘坐舱。缓冲吸能区在车辆碰撞时允许有较大的变形,以便合理的吸收撞击能量。使得作用于乘员身体上的力和加速度不超过规定的人体忍耐极限。 缓冲吸能区对车内乘员的保护 “一次碰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次碰撞” 的剧烈程度,因此“一次碰撞”对人体损害有很大影响。控制好“一次碰撞”,对减少人体损伤有重要意义,合理设计汽车结构的缓冲与吸能特性是控制好“一次碰撞”的关键。 汽车碰撞变形严重就不安全吗 佰佰为您详解碰撞吸能区 ...
现代汽车车身既要经受行驶中的振动,还要在碰撞时能给乘员提供安全。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成在碰撞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碰撞时的能量,使得对乘员的影响减少。所以,现代乘用车在碰撞时,前部和后部车身形成一个吸引能量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碰撞容易损坏,使得车身中部形成一个相对安全区,当汽车以48km/h的速度碰撞坚固障碍物时,发动机室的长度会被压缩30%~40%,但乘员室的长度仅被压缩1%~2...[详情]
非承载式车身由车架及围在其周围的可分解的部件组成。车架上圈出的部位为车架刚度较小的部位,主要用来缓冲和吸收来自前端或后端的碰撞能量,车身通过橡胶件固定在车架上,橡胶件同样也能减缓从车架传至车身上的振动效应。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遇有强烈振动时,橡胶垫上的螺栓可能会折曲,并导致架与车身之间出现缝隙。而且,由于振动的大小和方向,车架可能遭受到损伤而车身则没有。 1.车架变形的种类...[详情]
2018年7月21日,看雪学院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迎来第二届安全开发者峰会。本次峰会以“万物互联,安全开发”为主题,聚焦物联网及区块链的开发安全,聚合了安全和开发两大领域,旨在建立多领域、多维度的高端安全交流平台。 峰会现场有近1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安全和开发人员参加,10大议题覆盖物联网、智能设备、区块链、机器学习、WEB安全、逆向、安卓、iOS等前沿领域,汇聚业界顶尖大牛,促进了网络安全生态圈的健康发展,推动了技术领域的积极变革。此外,本次峰会还促成了BAT3J首次同台,探索物联网安全新风向。 车联网是物联网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看雪也非常重视车联网的技术研究和发展,...
2016年4月3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据气象部门预报,当天白天南昌市多云,最高气温达到29℃。全市迎来一次较明显的对流性降雨过程,风力加大,气温下降。4月3日上午10时许,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出现瞬间白昼如夜天象,暴雨中道路上的汽车大灯全开。具体预报:今天下午多云,今晚到明天白天中到大雨或雷雨,明晚阵雨,北风3级,17℃-24℃。...[详情]
4月1日上午,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2019年清明道路交通安保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应急管理厅通报了已结案的河源市龙川县“10.13”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情况。记者注意到,涉事的一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因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等原因,省应急管理厅已向应急管理部申请,拟将该公司纳入安全生产联合惩戒“黑名单”。2018年10月13日23时47分许,河源市龙川县梅...[详情]
看雪—第二届2018安全开发者峰会将于2018年7月21日在北京朝阳区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将有数量众多的开发者、安全人员及高...[详情]
7月17日,广东东莞发生一起货柜车失控侧翻相继与4辆小汽车碰撞、碾压事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