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费者维权十大招: 1、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泄露个人信息 建议:保管好身份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例如办理业务需要身份证复印件时,应当注明用途。 2、不轻信个人推销,以免维权无门 建议:购买物品不要轻信个人,要看公司地址、营业执照等信息。 3、网购、邮购不可取,后续服务难保证 建议:通过商场、店面购买,警惕网购邮购陷阱。 4、“政府补贴”要核实,核实途径要正确 建议:要查询114或者政府官网,找到正确的电话核实,而不是根据卖方提供的电话核实。 5、免费体检名目多,老人有病要就医 建议:到正规医院体检,不要相信所谓的“免费体检”,不要相信神丹妙药。 6...
老人被骗原因: 原因1: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详情]
老人防骗小知识: ——放长线钓大鱼。早晨,在一些小区门口,经常会有一些老年人排队。问其为什么排队,原来是等待做免费理疗。其实,这是一些保健器械销售商的招数,他们往往先给老年人免费试用,待时机到了,便利用老年人善良易轻信、情面拉不下的心理,使得他们最终都会以不菲的价格买回家。 ——“馅饼”为钓饵。通过“免费”旅游、“免费”聚餐,把老年人吸引进去,营造轻松、快乐的环境,让老年...[详情]
老年人理财为什么总被骗?老人理财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今天本文通过佰佰安全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现在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很多黑心的机构和人员喜欢用一些小伎俩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进而通过销售一些不正规产品骗取老人的钱财,那么老年人...[详情]
80岁的李老伯家住在江西南昌,提起被骗的经历气就不打一处来。事情要从今年3月说起,一位自称是“中国保健协会”的工作人员给李老伯打来电话,李老伯说:“他能报出我的姓名、家庭住址,还有身份证号码,所以我就信了。”这名男子向我推荐办一张他们保健协会的会员卡,办卡后就可以免费向专家咨询养生保健知识,并且定期向会员赠送高级保健品。听完推销人员的吹嘘,李老伯有些心动,随后他花费八万三千多元购买了一张高级会员卡。没过几天,李老伯就收到了一个包裹,也就是所谓的“高级保健品”。打开包裹后,李老伯顿时傻了眼,包裹内的保健品包装十分简陋,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 没想到这件事刚告一段落,李老伯第...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温州市设9个活动现场接受市民咨询、投诉、举报。在市区信河街松台广场,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5家部门单位提供服务,共提供咨询、受理消费投诉1395件,提供免费修理服务26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977份。去年投诉高发的老年人消费安全与预付卡消费问题成关注焦点。昨天上午,松台广场活动现场设立了“老年人消费安全知识”宣传墙,不时有老年人打着伞驻足阅读。今年7...[详情]
随着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 药品推销员 骗你没商量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喜欢到医院、药店“点药”吃;一些老年人掉进“药品”推销员请客吃饭、送礼的“...[详情]
面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今年又有了最新套路。记者调查,推销者为逃避官方打击,开始变换经营场所,通过电话先与老人约定,再派车将他们...[详情]
全省失能老人42.6万,85.5%愿意在家里养老;失智老人12.7万人,66.8%愿意在家里养老;慢性病老人1222.3万人,8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