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网络设计之初是为了方便信息的交流与开放,实现网络资源数据的共享,而对于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规划则非常有限。伴随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网络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安全威胁,诸如灾害(火灾、雷击、地震等),网络结构的缺陷,一些恶意攻击(窃密、重放、篡改等),以及软件漏洞等。这些最为主要威胁导致网络固有的优越性、开放性和互联性,变成了信息安全性隐患的便利渠道。安全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服务与资源任何弱点降到最低限度,即是将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降低到最低程度。 我国网络安全的现状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是指信...
2.网络结构的安全分析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假如在外部和内部网络进行通信时,内部网络的机器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同时也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透过网络传播,还会影响到连上Internet/Intrant的其他的网络;影响所及,还可能涉及法律、金融等安全敏感领域。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有必要将公开服务器(WEB、DNS、EMAIL等)和外网及内部其它...[详情]
国外家庭暴力概况之夫妻间的暴力 在美国家暴体制相对完善,执法严厉,但是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仍然有有近400万的妇女是遭受密友严重攻击的受害者,在泰国曼谷50%的妇女经常遭受丈夫的肉体摧残,同时在秘鲁警察局70%的报案记录为丈夫打妻子,女性仍然是家暴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 在德国,相关数据显示结果却是恰恰想反,在德国的家庭暴力事件中,有近50%的比例是妻子向丈夫施暴。目前在德...[详情]
网络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日渐依赖信息系统。然而自网络诞生之日起,网络安全问题就一直如影随形...[详情]
从初审就备受关注的网络安全法昨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国际上认为法条当中一些强制性规定会限制国外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担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做出了回应。他说:“网络安全法不是要限制国外的技术、产品,也不是要搞贸易壁垒。”“网络安全法是中国网络安全首部综合性、框架性的法律,这部法内容非常全面,每一个条款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论证,每一个条款都广泛地征求了意见,每一个条款应该说都符合国际贸易规则。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网络安全法不是要限制国外的技术、产品的进入。”赵泽良说,一方...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在当前阶段,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事件响应等环节更多地依赖于安全工程方法及其最佳实践,例如设立DMZ(非军事区)、强制用户口令的复杂度、安全告警时间的关联处理、基于漏洞和补丁的响应体系、SDL(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等等。如果能识别出若干基础点和杠杆点,优先予以建设,则能最大化资源利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赵 粮绿盟科技首席战略官最佳实践应该是在大量工程方法实践、及其...[详情]
由上海希为ECV International举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网络安全国际峰会将于5月8-9日在上海举行。...[详情]
自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