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中的PM其实是颗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简称,2.5表示的是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一般这种颗粒的数值太高的话,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产生的主要来源就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等。 已经有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PM2.5有急性与慢性健康效应。急性健康效应体现在高PM2.5暴露增加患急性呼吸道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慢性毒性体现在PM2.5可能诱发肺癌、COPD、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也有研究表明对细颗粒物的暴露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神经...
物理专家解析PM2.5知识 全国加强数据监测试点 今年年初采集于北京的PM2.5单颗粒微观组图。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供图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但对PM2.5成分、污染源等问题,多数人并不了解。日前特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请他讲解有关PM2.5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详情]
PM2.5到底有多大呢?很细小的沙粒,直径有90微米,人类的头发,直径一般是50-70微米,也就是说PM2.5只有人类头发的三十分之...[详情]
随着雾霾现象频发,雾霾天已成为国内多个城市上空的常态,“PM2.5”等专业名词也成为公众熟知的词汇。那pm2.5如何排出体外呢?和...[详情]
黑土层被称为支撑东北粮仓的根基,近几年其流失速度却在加快。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直言,东北黑土地变薄,一些地方的黑土层流失殆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水土保持规划,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水土流失占到国土面积1/3,大规模开发建设是主因 全国水土流失状况如何?为何要出台国家级规划?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说,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可以说,我们是世界上水土流...
近期,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路线图”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正式启动。据了解,目前该规划已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着手编制。该《规划》是我国首个“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其影响意义非同一般。昨日至今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共享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验和实践,深入分析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强区...[详情]
17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预计华北中南部、黄淮、陕西关中以及东北地区南部等地的霾天气将持续到21日。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雾霾,最低能见度约为1公里,霾最严重时段将出现在19日夜间至21日,部分地区PM2.5浓度会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爆表”)。受霾影响区域约101万平方公里 16日开始,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详情]
灰霾的监测不仅仅是PM2.5的监测问题。灰霾是一种复合型的污染现象,而PM2.5是复合型污染的一个特征量,与臭氧、CO等多种污染物密...[详情]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全国PM2.5监测网已建成,监测站在京津冀布局得更密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