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吃药只喝一两口水甚至干吞的做法更不可取。有研究表明,仅以一勺水送服药物时,有60%的几率药片不能进入胃内,而只能滞留在食管中慢慢地溶解,这会对食管黏膜产生不良刺激。所以,每次服药至少用150~200毫升的温水。 当然,有些药物服用时也不能喝太多水,比如止咳糖浆,需要药液停留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减轻黏膜炎症。因此,喝完止咳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此外,一些冲剂也不需要太多水。 对一些中药而言,与其他“药引”搭配,效果可能更好。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可以用温黄酒送服,能快速缓解疼痛。六味地黄丸可用淡盐水送服,这是中药与“药引”的配伍。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茶...
①用药过多:这是由于一方面老年人易患多种慢性病,他们常需要多个专科医生的治疗,容易开出作用相同或相似的药,可能造成过量服用某个药物;另一方面有些药物有多个商品名,老人们在不同医院开出的不同名称的药物,有可能却是同一种药物,同时服药,造成重复用药;第三方面,有些老年人长期服药,用药管理不当,没有详细的用药记录。去医院就诊时,不能向医生提供自己的用药情况,致使医生开出了作用相同的...[详情]
“老年人吃药要注意什么”,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老年人吃药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吃药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特别是对于身体情况不好,需要吃多种药物的老年人,在吃药时候,注意的问题就会更多...[详情]
随着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 药品推销员 骗你没商量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喜欢到医院、药店“点药”吃;一些老年人掉进“药品”推销员请客吃饭、送礼的“温情陷阱”,冲动购买高价产品;还有一些老年人热衷观看电视养生节目,相信“养生名家”推销的“神药”,被骗去钱财。医药销售代表打温情牌,温柔攻陷老年人。“叔叔阿姨,我们公司请了著名的专家举办名医讲座,邀请你...
一位曾从事电话销售的人士透露,这群骗子以往是通过传单或者电话等方式联系,然后让他们前往某个固定的经营场所。不过骗子发现,这些场所地处繁华地带,容易泄露风声。于是他们开始变换套路,先将老人集中至某个地点,再一起前往处于郊区的观光园,躲避了被打击的风险。面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今年又有了最新套路。记者调查,推销者为逃避官方打击,开始变换经营场所,通过电话先与老人约定,再派车将...[详情]
护理员到了居民家先扫一下二维码 护理员帮老人做按摩 护理员打扫卫生全省失能老人42.6万,85.5%愿意在家里养老;失智老人12.7万人,66.8%愿意在家里养老;慢性病老人1222.3万人,80%左右愿意在家里养老……江苏省民政厅近日发布《江苏省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这一组数据引发关注。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在家如何养老,一直是困扰社会的难题。家人照...[详情]
今年五月份以来,郑州市公安局须水分局案侦大队先后接到辖区几位老年人报案称,自己的随身佩戴的金手镯、金项链或金耳环被抢。...[详情]
2017年1月11日消息, 近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瞄准了这个群体,其中也包括不法分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