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灾害产生的原因: 1.火灾:强烈的震动会造成炉具倒塌、漏电、漏气以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产生反应,发生火灾。 2.海啸:一般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沿岸、火山爆发引起海啸。 3.传染性疾病(瘟疫):地震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得不到控制,引起传染病。 4.水灾:地震引起震动使水库大坝遭到破坏,引起水灾。 5.滑坡:暴露在外面的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地震影响,在震动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造成泥石流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1、地形地貌。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的地貌易于水流汇集。 2、松散物质。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 3、水源。冰雪融水、水库(池)...[详情]
对于各种次生灾害源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对已经建成的次生灾害源,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强烈地震可能引起大坝的破坏从而造成洪水灾害,因此当接到临震地震预报时,如果水库水位过高,可以采用放水的方式使水库水位尽快降低,以减轻地震对大坝的威胁。对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的燃料油罐、食用油储...[详情]
地震发生后,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如何抵御地震次生灾害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3月04日02时06分在云南昭通市永善县(北纬28.08度,东经103.54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地震后怎样防范次生灾害? 一:水灾预防避震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避免遭受洪水袭击。严格避免在下游河道搭建抗震棚。躲避次生水灾害还应做到:熟悉撤离路线、熟悉预警信号。地震可能会造成大坝崩溃直接形成洪水。地震发生在山区,山体崩塌等可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垮塌后会造成洪水。及时了解震区大坝和堰塞湖的安全讯息,得到通知应立即撤离危险地带。二: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避灾场所和新房应离开滑坡和泥石流区相当距离。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不少四川网友表示,有关部门成功预警本次地震,并通过户外广播等方式向公众发出预警提示。什么叫地震预警?地震预警作用有多大?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教授罗奇峰教授以及相关地震学专家对此进行解答。问:什么是地震预警?答: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根据纵波和横波之间的时间差,和地震波“赛跑”,来赢取提...[详情]
九寨沟地震发生至现在网络上已经有部分流言发布,新浪四川旅游频道通过微博发布了辟谣消息。记者看到,辟谣微博中有一张疑似高雄地震的图在记者的朋友圈中也有不少人发布。请大家不要轻易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 以下这条信息为谣言: 实际情况: 针对此次强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宏分析称,这次地震并不在汶川地震的余震期,所以两次地震没有实际的联系。此次地震发生的地方,在历史上地震比较多...[详情]
截至16日晚9时,救援人员已经搜寻到7具失踪人员遗体。同时在救援现场还发现了手机、衣服等遗物,佰佰安全网为你跟踪报道。 ...[详情]
全球来看,绝大多数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小于里氏5级,属于弱震或微震,数量占水库诱发地震总数的80%以上。而6.0-6.4级强度地震仅4...[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