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小知识: 氧气含量下降。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
露天采矿存在的环境问题 1.露天开采易造成边坡的地质结构发生改变,在原有的地质结构中,各种结构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平衡,而露天开采则严重打破了这种平衡的存在,尤其是对地表和地面的开挖工作,很容易造成山体出现不稳定情况,一旦出现较为恶劣的天气,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 2.开采的矿石以及固体废弃物会占用和破坏大量的土地。矿石以及固体废弃物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会渗...[详情]
1.入海污染物总量将继续增加 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的继续高速发展及趋海人口的密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将会继续 增加。近些年来陆源污染物年入海量继续以 5%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沿海城镇的污水处理 率较低,平均约为24%左右。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污水被排放入海,必将加剧近海海域的环 境污染。 2.污染范围将不断扩大 我国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将产生更...[详情]
生态环境是我们大家关心的话题, 大家知道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吗?想了解的朋友们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下相关的内容吧。...[详情]
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首战告捷。环保部21日晚间通报称,截至4月20日,各督查组已完成对28个城市的第一轮督查工作,共发现2808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此外,各地发生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共11起,涉及山东省济南市等6个地市。 4月5日,环保部宣布,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图片来源:环保部官网 “最大规模”行动首战告捷——发现2808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4月5日,环保部宣布,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这被称作“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
为严厉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于3月5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启动2018-2019年秋冬季第五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并于近日向社会公开一批环境违法典型问题。目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已责成各地对全部问题依法严肃查处,严格督促落实整改要求。石家庄:赞皇县海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原料上料口未密闭,未连接除尘设施;煤气发生炉燃料煤上料口未密闭,无除尘设备;窑炉...[详情]
“环境问题不能过于急躁。”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原副部长周建在小组会上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都比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看待环境问题,应该有历史比较,更要全局把握。”这是周建提出上述论断的第一个理论依据。“英国伦敦用天然气,他们庄稼种得少,树种得多,工厂在很远的地方,如果北京能这么做的话,其他地区也能效仿吗?”周建反问道。究竟怎样处理经济发展和...[详情]
环保部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7月22日-23日,13个督查组共检查448家企业(单位),发现80家涉气企业存...[详情]
截至目前已完成六轮次的强化督查,发现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超过被检查企业总数的六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