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工作本着“整体推进、先易后难、重点优先”的要求,以现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基础,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和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具体分为六项内容,即:食品原料及产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标准、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主题,紧扣查补安全生产领域短板工作重点,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易学易懂的方式开展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立红线意识,加强安全法治,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G20杭州峰会和世界互...[详情]
“孕妈工作餐营养升级方案”,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眼看小麦收割季节就要到来。近日中储粮总公司对2015年小麦托市收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据中储粮总公司介绍,日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2015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今年预案的主要特点:一是规定2015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国标三等品)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市斤1.18元、1.35元、1.38元、1.55元,价格与去年持平,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执行期为5月21日至9月30日。二是预案中继续明确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收购资金由中储粮统贷统还。三是继续实行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农发行省级分行“四个共同”,即三家共同确定委托收储...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19日推报道,中国的腐烂粮食凸显政策漏洞中国官媒曝光了中储粮公司仓库存粮质量低劣问题——一般被视为禁忌话题,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承认大量农业储粮可能已严重受损。中国中央电视台周末播出名为《粮仓“硕鼠”》的报道,暗访画面记录了中国东北中储粮仓库官员以折扣价格购买陈粮或低质粮食,在填写相关文件时却显示是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新粮。报道中曝光的粮食已发芽、变色或发霉。...[详情]
一日三餐天天见,稻米是日常生活最平常不过之物。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不起眼的小小稻米,却接连将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粮食局局长、副局长,乃至下属粮库主任、粮站站长等一窝“硕鼠”悉数撂倒。2013年底,琅琊区纪委收到举报信,反映琅琊区粮油食品局直属库原主任常勇伙同业务单位定远某制米有限公司侵吞直属库粮款,并多次收受相关业务单位贿赂。收到举报信后,区纪委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门人员对...[详情]
“将近7年啦,中储粮才想起来把存在我们仓库里的16000多吨粮食拉走。如今这些粮食已经坏了,连猪都不能吃。”近日,河南新野县金硕粮油...[详情]
针对媒体报道“万吨小麦被忘7年变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官方微博8日刊发声明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