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球气候的科学诊断,要依赖一些数据指标:全球平均温度、海平面高度、南极冰川、山地冰川等。从《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此前,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声明,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过去四年(2015、2016、2017和2018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四个年份。2018年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年份,全球海洋热含量打破了2017年刚刚创下的纪录;全球平均海平面继续加速上升,2018年全球平均...
火山的形成是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是地球内部存在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衰变,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无法散发到地面,温度不断升高,直至把岩石融化,形成地球内部的高温融化状态。这些岩浆一旦冲破地壳喷出地面,就形成了火山。 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在地幔内部形成地幔对流或地幔柱。当高温物质上升到地球浅部时, 由于压力减小而发生部分熔融。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熔融物质汇聚在...[详情]
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当前,国际社会正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各国仍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峻挑战。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取得显著进步。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全面落实2030年议...
2018全球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峰会宣传图一、会议目的和意义2018年区块链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思想变革正以高速裂变的速度影响着全球各领域和各行业,快速催生出各种新业态;世界各大投行、科技公司亦纷纷在加快在区块链的布局。我们广东作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排头兵如何发挥创新驱动优势,推动各行各业在这场技术变革浪潮中抓住新兴经济发展先机,进一步提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此次峰会的...[详情]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指出,赤道中东太平洋已于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的出现将搅乱全球气候,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之一就是冬季可能会更冷。拉尼娜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小女孩”,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海温异常造成大气环流异常,“小女孩”的出现会搅乱全球气候。澳大利亚东部、东南亚降雨偏多,易发洪涝;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部分地区则已发生干旱。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影...[详情]
WOT 2018 – 全球软件与运维技术峰会 会议时间:2018-05-18 08:00至 2018-05-19 18:00结束 ...[详情]
环境保护部在官网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