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性耳聋拖延日久将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病理损害,可以终身失聪,因此应该做好治疗和预防措施。 噪音性耳聋的预防 1.控制噪声来源。 2.减少噪音接触时间。 3.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4.卫生监护,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 5.争取早期治疗。 噪音性耳聋的治疗 该病仍无真正有效的疗法,早期仅有4000Hz听力下降者,休息数日或数周,应用维生素及血管扩...
焊锡岗位危害 在欧洲,对焊接工人的保护剂对环境的保护已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在没有如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焊接是不允许的,在ISO14000标准中对生产环节的污染进行处理和防护有明细的规定。烟雾对人体的危害: ★神经体系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神经衰弱,是铅中毒早期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体现为头昏、头痛、满身乏力、记忆力减退、多梦等,其中以头昏、浑身乏力最为明...[详情]
目前,全国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形势日益严重,为了广大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开展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教...[详情]
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情况较为严峻。 那么,常见职业病防治...[详情]
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即日起,禅城安监微信将推出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关注!1什么是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执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按照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共分10大类、132种,包括19种职业性尘肺病以及其他呼吸...
健康素养第24条: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危害。健康素养第25条: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2016年4月25日~5月1日是我国第14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职业病防治法》中写道,职业病是指...[详情]
近年来,网约车司机与乘客之间发生的纠纷,屡屡见诸报端。对于司机而言,乘客的哪些不文明行为,让他们吐槽不已?对于乘客而言,司机的哪些行为,让他们“很受伤”?头上绑着纱布的刘师傅(化姓)躺在长沙市中心医院的病床上。根据医院诊断,刘师傅颅脑损伤,头皮裂伤,同时伴有脑震荡,此时正在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刘师傅是一名滴滴专车司机,24日晚,他被乘客用“不知道是砖头还是石头”打伤。而...[详情]
9月16日消息15日晚23时,滴滴正式恢复夜间网约车服务,但是最新的夜间网约车试运行规则规定,夜间进行网约车服务的司机需满足注册时间...[详情]
“噪声性耳聋是职业病的一种,近十年可能会超过尘肺病成为头号职业病杀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