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不同原因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损失,小编从各个方面收集资料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企业生产损失如何分类。 1. 废品损失。废品按其不符合原定规格或技术标准的程度,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可不可修复的废品。可修复废品,指废品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不可修复的废品指废品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废品损失,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减去废品可回收残值后的报废损失、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包括退回废品时所支付的运杂费等,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不包括在废品损失之内。 2. 停...
各级国家机关在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以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公共服务项目中,涉及信贷、担保、融资等金融活动中,申请办理资质评定、项目审批、用地审批、申报、升级、验证、免检(审)、出口货物退(免)税等事项中,以及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等工作中,应当依法对失信企业采取限制措施。省企业公共信用信息主管部门建立黑名单数据库,将严重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进行管理。 ...[详情]
企业财产保险是有很多的分类的,那么企业财产保险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呢?小编在文中给您介绍。...[详情]
从今天(5月1日)起,新版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新版条例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单位和个人分类投放垃圾采取强制措施,有了处罚条款。这意味着北京的垃圾分类将步入强制时代。 北京的生活垃圾分为四大基本品类,设四色垃圾桶。其中绿色桶是厨余垃圾,蓝色桶是可回收物,红色桶是有害垃圾,灰色桶是其他垃圾。但并非所有地方都摆放四个桶,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设置垃圾桶。从垃圾产生源头到末端的处理,北京实行全流程分类管理,单位和人个一旦违规混合投放,混合清运,将被相应处罚。《条例》规定,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间组织地球村的帮助下,从这天起开始垃圾分类。1997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学生也行动起来,自发自觉地分类投放和搜集废电池,人民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还帮助京城一家连锁店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1999年4月23日,宣武区白纸坊的建功南里小区社区像过节一样热闹,中国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正式启动。 原标题:试点16年,垃圾分类得失待检视——...[详情]
北京市召开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进展情况通报会。记者了解到,5月1日至7月31日,北京市将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分类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为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为保障《条例》实施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到位,包括制定配套实施办法及生活垃圾源头总量控制计划、设置垃圾分类桶站、提升垃...[详情]
北京市于2020年5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要求,条例明确,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详情]
济南市建立了北京口岸境外来济人员联防联控领导协调机制,统筹经由北京口岸入境的来济人员的登记、转运、分流等工作,安排车辆将入境人员“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