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某人视频聊天或采用特殊视频录取软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 2、盗取对方的QQ号码并获取个人信息。 3、与对方的好友聊天,通过播放之前录制的视频影像给其好友观看,骗取其信任。 4、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对方的好友借钱,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5、有时不法分子会以话筒损坏等为由,避免语音聊天。 6、另外,有的不法分子还会借取得信任之机,传送木马病毒文件,从而盗取用户机器上的网上银行、网游帐号、邮箱等个人帐号资料,给用户造成极大损失。 遇到亲友QQ上借钱时,务必留意分辨、通过多种方式核实真实情况,针对“视频聊天”,可以要求对方做一些动作以分辨视频真伪;最好是通过电话直接和...
1.假冒保险公司微信公众号营销 如今一些冒充商家的公众号制作得很“真”,用具有官方口吻的宣传语、显眼的企业LOGO来迷惑网民,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帐号。骗子打着“赠送礼品”的幌子,首先是让你提交微信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完整个人信息,并且需要告知其收到的“手机验证码”才能最终获得礼品,若事主将验证码发过去,用户微信钱包的钱就会被立即转走。 2.利用好友转发信息骗取信任 第...[详情]
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可与该账号官方联系求证,不要随意进行交易。 电信诈骗属于诈骗手段的一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电信诈骗属于刑事犯罪,电话号码属于犯罪线索,应该提供给公安部门立案和破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如今一些冒充商家的公...[详情]
微信公众号大家比较熟悉,那么微信公众号如何隐藏个人信息呢?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微信公众号中是有个人信息的,那么微信公众号的个人信息可以改吗?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 ...[详情]
7月26日消息,微信团队表示,部分微信用户会收到系统对长时间未读订阅号的提醒,并可以通过提醒入口选择不接收这部分订阅号的群发消息推送。目前只有部分iOS内测用户能收到此入口,推送条件为用户长时间不阅读的订阅号过多。 近日有微信用户表示收到了微信发送的通知,内容为系统对长时间未读订阅号的提醒,用户可以通过提示来完成对长期为读订阅号的推送关闭。只有当用户长时间未阅读订阅号数量过多时才会触发这个提醒,目前仅iOS部分测试用户会收到这一通知。微信团队表示,虽然用户可以手动将订阅号的推送进行关闭,操作方法为点击某一公众号-右上角“…”-设置-接收文章推送,进行订阅号的推送开启和关闭操作...
自2012年8月18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以来,微信公众号逐渐的被商家用来营销介绍。上月中旬,腾讯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在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品牌公众号已超800万个。但据业内估算,目前真正实现盈利的还不及整体数量的百分之一。这样的成功几率让看衰微信公众号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这百分之一中,有一类以短视频为内容的公众号却风生水起,以公号“一条”、“二更”为代表,不仅在短时间...[详情]
近日,微信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冒用王健林之名炮轰淘宝引发关注,目前万达集团针对这一侵权行为提出起诉索赔1000万,并要求其公开道歉。 公众号称文章系抄袭 11月12日,微信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冒用王健林名义发布题为“王健林:淘宝不死,中国不富,活了电商,死了实体,日本孙正义坐收渔翁之利”的文章,并在微信朋友圈推广传播,该文阅读量较大,造成极坏社会影响。11月14日万达集...[详情]
2月21日消息,据网友反馈,咪蒙已把微信公众号注销。 ...[详情]
省网信办通报,“辛集家乡情”微信公众号涉黄涉低俗、炒作旧闻、随意修改原创视频,被永久封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