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球气候的科学诊断,要依赖一些数据指标:全球平均温度、海平面高度、南极冰川、山地冰川等。从《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此前,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声明,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过去四年(2015、2016、2017和2018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四个年份。2018年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年份,全球海洋热含量打破了2017年刚刚创下的纪录;全球平均海平面继续加速上升,2018年全球平均...
引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简单来说从单纯自然的角度来看,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详情]
空气污染是近几年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因为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那么,空气污染会导致气候变暖吗?...[详情]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全球气候变暖...[详情]
近期研究发现,甘蔗可缓解气候变暖。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巴西是世界上最善于运用生物能源的国家之一。在该国,大约四分之一的汽车燃料来自于对于甘蔗这种植物的有效利用。当下,科学家们发现甘蔗有双重益处:在原本种植其他庄稼的地区改种甘蔗可使局地小气候产生“冷却效应”,这是由于甘蔗可以将太阳光反射回天空;此外,由于甘蔗可以“呼出”较周围环境温度更低的“水汽”,因此也有助于降低周围的大气温度。研究者运用了在7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面积比阿拉斯加还要大)监测到的卫星数据来证实这一结论。他们监测并且获取了温度、反射率以及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等数据。此项研究的...
“雾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陆地生态系统,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李卫军和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员时宗波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雾霾颗粒物有可能增加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部分延缓全球变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上。李卫军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相信,由人类活动和自然排放形成的酸性物质能够促进不可溶解铁氧化物向可溶解铁转变,如果这些...[详情]
近期,升温将成为我国天气的主旋律。今天(10日)华北、内蒙古等地将开启升温之旅,明天(元宵节)升温范围扩大至北方大部以及江南、华南等地,我国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回归到正常水平。尽管最高气温在逐步回升,但今明天早晚气温依旧低迷,公众还需注意保暖。降水方面,今明天雨雪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当地需关注对交通的不利影响。昨天,东北和华南出现大范围降温,其中尤以华南降温剧烈。监测显示,昨天...[详情]
5月3日凌晨,河南省郑州市发文全面调控楼市,不仅扩大限购区域,同时采取“限售”措施,还首次对企业购房作出限制。...[详情]
来自环保部的督察人员发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应急措施操作中难度较大,而一些应急响应预案甚至在实际操作中被认为不科学,使得预案难以落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