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如果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第二,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但是并不等于说,专利权人自申请之日起就已有了独占实施权,根据《专利法》第八条的规定,专利申请应当记过审查批准,由专利局授予专利权后才正式产生,专利权人才有禁止他人...
在申请发明专利进入到实质审查阶段前,有个公布过程,而申请人可以在这期间提出申请保护,那么,发明专利申请保护的诉讼时效为多久呢?...[详情]
专利权的归属在双方都得不到满意的解决之下,唯有诉讼法律这条途径,那么,专利权属纠纷诉讼程序是怎样的呢?...[详情]
最高法首次以司法裁定的方式确定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否意味着环境公益诉讼已“破冰”?马勇认为,这说明绿发会已不再徘徊在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层面,正式迈入其门槛并向深水区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则表示,这反映最高法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支持,用司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并以公益诉讼为突破口推动环境司法建设。这是否意味着类似公益诉讼不再受“不符合诉讼主体”的困扰?王灿发认为,可能起到示范效应,遇到同类案件地方法院将有所参照,但不意味着类似事件不再发生。“法院仍可能由于缺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知识、独立审判受到某种干扰等原因,驳回公益组织的诉讼请求”。他说...
“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经营不规范引发的问题,要以历史和发展眼光予以对待,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从旧兼从轻等原则公正处理,不盲目翻旧账。对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罪与非罪不清的,实行疑罪从无。坚持有错必纠,积极稳妥地甄别、纠正一批侵犯企业产权的错案。”《人民日报》2月15日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2017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详情]
购车时,很多人都会选择直接在4S店购买车险。但如果第二年不想续保,当初多交的500元能退回吗?收续保费用,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近日,市民陈先生在本报3·15维权联盟QQ群里投诉了这么一件事,经多方调解,陈先生拿回了500元。 维权案例上牌时多收50在本报3·15维权联盟QQ群里,陈先生投诉称,2016年4月18日在城北新大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款比亚迪轿车,当时交了...[详情]
近日,欧珀和三星手机因手机预装软件不可卸载数量占前两位而受到上海消保会的诉讼,目前,该案已获法院立案,这是国内首次被受理的消费维权公...[详情]
近日,被告人肖某因扰乱法庭秩序罪被衡阳市石鼓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五个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