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灾 公共汽车发生火灾后,首先要看清失火情况和部位,然后再选择逃生自救方法。公共汽车火灾最常见的是发动机着火,乘客应该立即要求驾驶员打开车门,引导乘客从车门下车。然后,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如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人应打开车门,让乘客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 现在部分公交车在车门附近会有一个紧急按钮或者是旋钮,紧急情况下,按下按钮或者是旋钮门开关系统就会失效,然后就可以直接推开车门逃生了。在扑救火时,应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如火焰封住了车门,但火势较小,乘客们可用衣物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如车门路线被火烧坏,开启不了,乘客应用救生锤砸开就近的车窗翻下车;如乘车...
为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安全自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学校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查找学校不安全的因素,本着安全工作无小事,生命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态度,认认真真做好单位内部安全自查工作,学校具体做法如下: l 加强学习:加强学习,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对照学校安全工作条例与上级要求,认真修订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以提高教师安全工作意识。 l ...[详情]
一、儿童乘车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但和我国大踏步进入“汽车时代”相比,国内对汽车安全尤其是儿童的乘车安全重视度却并没有提高。很多家长驾车不懂保护儿童,十分缺乏儿童乘车安全知识,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乘坐在汽车上时承受着多大的风险。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是成年人的责任,特别是家长的责任。 二、儿...[详情]
安全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安全是社会实践的保障。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那么你知道校园安全隐患整改措施都有哪些吗...[详情]
不能否认,从古至今,多数人都是外貌协会,纵然天生丽质,也需精心呵护。皮肤是一个人最美的衣服,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不仅可以阻止外界细...[详情]
记者1日从教育部获悉,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开展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做到“全覆盖、零容忍”。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集中开展教育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5月至10月,在全国教育系统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通知指出,针对实验实训基地、实验研究场所、教学实验室和实验用品仓库等重点危化品区域,油气输送管道、电网线路、水电气设施等重点易燃易爆部位,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逐项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隐患责任和隐患预案,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彻底堵塞漏洞...
各地应加强公路安全隐患排查 涵盖公路桥梁防护设施、连续长陡下坡路段等昨天,交通运输部召开例行发布会。针对近期发生的甘肃兰海大货车事故、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等道路安全事件,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应加强公路连续下坡路段安全隐患排查。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应督促公交运营企业加强公交车司机安全培训,同时为公交车配置隔离设施。排查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风险11月3日,甘肃兰海高速发生大货车事故...[详情]
原标题:游客与小熊猫亲密接触 网友质疑:合法吗?林业部门:不提倡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一条木头铺设的道路上,几只小熊猫或坐或卧憨厚可爱。而它们身旁,则有一群穿着休闲服装的男女正在给小熊猫投食,拍照。9月8日起,这组人与小熊猫的“亲密照”迅速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走红,有网友点赞支持,但也有不少人质疑,“小熊猫是保护动物,游客这样接触合法,安全吗?” 人与小熊猫的“亲密照”在网上迅速...[详情]
城市道路上,车流量大、人流量大,突然冒出一根数寸长的钢筋,就像突然冒出的一把尖刀,会让车辆和行人猝不及防、陷入危险之中。施工人员拔除...[详情]
截至4月5日,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达到29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