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华介绍说,现在四类最常见的诈骗分别是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上诈骗和手机病毒诈骗。至于怎么做才能够避免网络诈骗?或者说把风险降到最低?陆兆华说指出: 第一,不要贪,即莫因诈骗信息中的奖品诱惑而生起贪念; 第二,不要怕,即莫被不法分子利用自己的善心; 第三,一定要注意不随便泄露个人关键信息;第四,要学会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安全保护工具,尽量把风险降到更低。
2000元,达到诈骗罪标准。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5~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2000元,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详情]
现如今,人们习惯于穿梭于网络之中找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也就给众多网络诈骗分子提供了机会。面对漫漫网海,我们应当如何做好预防措施保证自...[详情]
春节刚过,一场场的人才招聘会拉开求职潮的序幕,不少骗子打起了求职旺市的主意。从2月14日至3月底,各类“招工兼职”诈骗也会趁机出动,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在求职心切的同时,更要提高警惕,当心落入招工诈骗陷阱。民警告诉记者,“招工兼职”网络诈骗途径主要有几种:一种是假借网络兼职、加盟代理的名义,伺机实施诈骗;另一种是求职者在网络求职过程中泄露的个人信息,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案例一网上兼职刷信誉被骗 25岁的小英从事金融理财销售工作,闲暇之余她想找份兼职多赚点钱,便在网上发了自己的简历。结果,兼职工作没找到,却招来骗子。一位“陈小姐”通过QQ与小英取得了联系,“陈小姐”自称他们...
随着春运的临近,网络购票已成了大多数市民的首选,上海铁路警方根据几年来网络购票的情况,汇总了四种常见的网络购票诈骗手法,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银行卡密码诈骗】“客服”以种种理由要求旅客向指定账户付款,或利用购票者对网上支付不熟悉的特点,骗其输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窃取这些信息后盗取卡内的存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车票保证金诈骗】“客服”要求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后才能出票...[详情]
近年来,“共享经济”非常流行,凡是打上“共享”标签的项目,都会在市面上火爆起来,商家纷纷争相模仿,不法分子也借此进行诈骗行为。据新华社消息,最近,一种名叫“共享单车”认购的模式在朋友圈疯传。骗子先在网上以发广告、婚恋交友等方式,哄骗受害者。之后再以“认购一辆 880 元,每天返利 60 元,拉人头再奖励 80 元”的模式诱导受害者主动上钩。等到受害者付完钱款,骗子就会将受害者踢...[详情]
8月23日,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今年以来,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电话冒充熟人聊天诈骗、网络游戏...[详情]
近日,浙江警方与云南警方联手摧毁一藏身境外的特大通讯(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4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