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概念 某些经营者利用老年人对保健食品和药品概念不清、存在理解误区的弱点,暗示保健食品具有治疗效果,甚至捏造出各种功效。有些保健食品广告则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包治百病”、“比药品还有效”,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字眼,或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虚假承诺诱骗消费者。但事实上,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并不具有治疗功效。 虚构“权威证明”骗取信任 某些商家发布非法保健品广告,假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或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其保健品的功效作背书,还有保健品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措辞,...
老年人要学点医疗保健知识 老年人要多学习科学医疗养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善于甄别骗子的陷阱。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绍,保健品的生产门槛较低,产品标准也很低,一般只需要通过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性评价、卫生学检验,而不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入市场。因此保健食品不能宣传疗效,否则就是违规行为。由此可见,所谓“高科技产品”包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实际上是天大...[详情]
子女的关心陪伴是老人最好的保健品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忙于工作、学习,加班加点,少有时间陪伴家中老人。而保健品推销方式中的“专家”免费健康知识讲座、免费旅游、推销员的殷勤陪伴等恰恰给老年人提供了这样的精神寄托,让他们形成依赖难以自拔。子女多陪伴老人,多嘘寒问暖,子女的陪伴便是老人最好的精神保健佳品。 这6类骗法 请老人提高警惕 在审查的过程中,嫌疑人向警方交...[详情]
很多老年人都喜欢购买保健品来维持身体健康,在购买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受骗了,等到后面被人点破之后才知道自己上当。其中有些人都会选择自认...[详情]
很多骗子推销保健品让独居老人上当,那么独居老人如何识别保健品诈骗呢?我们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阿姨您来啦,可把我盼得哟,快请进!”“大爷您今天咋就自己来啦,阿姨没来也没关系,她那份礼品我一直备着呢!”……5月17日早上6点,在接待者的热情招呼声中,老人们面带笑容,拎着袋子、挎着篮子,进入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一个三层建筑。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上百名老人来到这里。而当记者随同老人准备进入时,眼尖的接待人员将记者一把揪出,刚刚还热情洋溢的脸上随即布满了警惕:“这个活动是专为老年人打造的,年轻人不能参加!”记者通过对保健品骗局受害者、保健品销售者、监管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深入采访,基本弄清了有关保健品“坑老”骗局的几个问题。一探:危害有多大?节衣缩食地买各种保健品,把多年积...
图片源自网络“买股票赠送保健品”,别被这样的保健品销售新方式忽悠了。5月4日,记者从南关区消费者协会了解到,南关区消协日前接待了一起特殊的投诉,祖孙三代人一起来投诉。据其介绍,老人最近总是早出晚归神神秘秘,还经常带回很多保健品,家人询问起来什么也不说,过了两天,老人的老伴儿偶然发现了银行储蓄卡上少了五万多元钱,这才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儿,在孙子的再三追问下,老人才将事情和盘托出...[详情]
为了让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免受保健食品消费市场不法分子的引诱和虚假宣传的 “ 忽悠 ”,帮助消费者识别保健食品营销圈套,市食药监局发布了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注意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如果一旦遇到商家甜言蜜语的推销,老人尽可以用 “ 自己做不了主 ”“ 回家商量 ”“ 问问...[详情]
以治疗男科鼻炎为名在网络上实施诈骗,将保健品当中药卖,已有1.4万人受害。警方提醒,如果在网上购买药品,一定要认准正规厂家,核实准确...[详情]
近日,按照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在安徽、浙江、上海、四川等地公安机关配合下,江苏公安机关摧毁一个公司化运作的保健品诈骗犯罪集团,共打掉...[详情]